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如何將創新創業思維融入教學實踐

如何將創新創業思維融入教學實踐

《教育部關於大力推進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的意見》(教辦[2010]3號)(以下簡稱《意見》)明確指出:“創新創業教育是適應經濟社會和國家發展戰略需要的教學理念和模式。大力推進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對於推動高等教育科學發展,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長遠戰略意義。創新創業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意見》明確,創新創業教育是適應經濟社會和國家發展戰略的需要,也為高等教育科學發展、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供了有力抓手。創新創業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也就是從學生入學到畢業,從專業教育到素質教育,從理論學習到實踐訓練,從第壹課堂到第二課堂,全方位、立體化地融入創新創業教育理念。根據我國當前高等教育的特點,首先要挖掘專業教育中創新創業教育的內在要素,深化專業教育的教學改革;其次,開發專門的創新創業課程體系;第三,廣泛開展創新創業實踐活動,將第二課堂納入信用評價體系。

壹,樹立創新創業教育的理念

目前,我國高等教育主要是專業教育,專業教育的實施是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為基礎的,主要由不同的課程體系支撐。因此,要將創新創業教育有效融入人才培養的全過程,不是簡單地在人才培養方案中增加幾門創新創業課程的問題,而是要將創新創業教育的理念融入到現有人才培養方案的各個環節和各種課程體系中。在專業教育的基礎上,轉變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深化人才培養模式和教育教學改革,既培養學生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又以提高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為核心,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中的課程體系主要由公共基礎課(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基礎知識)、專業課(專業基礎課、專業核心課、專業選修課等組成。)、公共選修課(綜合知識與素質)以及各種實習實訓、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等。其中,專業課側重於專業知識、專業能力和專業素養的教育,公共基礎課和公共選修課是學生綜合素質教育的載體,各類實訓、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課程是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的訓練平臺。不難看出,專業教育和創新創業教育從來都不是兩回事,因為專業知識和能力的培養,綜合素質的培養,社會實踐訓練,在創新創業中都是缺壹不可的。因此,專業教育是創新創業教育的基礎,專業人才的培養是創新創業教育的搖籃,專業教育本身就是創新創業教育的壹部分。

然而,長期以來,由於部分高校教師缺乏創新創業教育理念,教學理念更多地停留在為教學而教學、為傳授知識而傳授知識的認知層面。教學內容跟不上時代的步伐,教學方法陳舊單壹,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不用說創新思維的培養和創業意識的覺醒。更何況,從入職到退休,壹個教案、壹個聽課筆記可以貫穿整個職業生涯。這樣的教育者如何培養出具有創新創業精神的受教育者?因此,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的全過程應從教師開始。只有全體教師樹立創新創業的教育理念,積極開展專業教育教學改革,積極探索和挖掘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創新創業的內在要素,通過言傳身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使學生帶著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去學習,從而為自己的職業生涯或創業生涯所掌握。只有全體教師將創新創業教育的理念融入到貫穿學生大學學習生涯的各專業教育環環相扣的課程體系中,創新創業教育才能貫穿人才培養的全過程。

第二,深化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改革

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改革創新應是挖掘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內在創新創業元素的立足點。在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任何課程的設置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目的,即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其未來的職業或創業選擇做準備。但由於部分教師教學理念不清、教學目標不明確、教學內容照本宣科、教學方法單壹過時,導致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不知道所學為何用、能解決什麽問題。自然是厭學,被動學習,為考試而學習。學習效果可想而知,很難達到課程標準的要求。

任何學科和專業的起源和發展都離不開發現和創新。所以學科本身的發展和改革,專業的創建、完善和發展,都是很好的創新案例。如果教師組織教學內容,不僅可以傳授知識本身,還可以從創新創業教育理念的角度闡述學科的發展,從所教授的課程中積極發掘創新創業教育的元素,結合創業項目、創業競賽、創業任務、創新發明等講解所賦予知識的用途,指出知識在職業、創業、創新中的作用。同時,他們會將學科最前沿、最新的發展動態引入教學過程,將教學與科研緊密結合。

除了將創新創業教育的理念融入教學內容之外,還要嘗試改革創新教學方法,將創新創業教育的理念落實到教學實踐中。現行的教學模式往往註重知識的傳授,忽視學生素質和方法能力的培養。創新意識、創業精神的培養和社會責任感的提升,不能靠簡單的說教,更多的是通過親身經歷和親身體會,讓學生去理解。因此,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應註意運用學生參與的各種互動教學方法。比如可以采用小組討論、案例分析、頭腦風暴、情景模擬、預設問題等方法進行互動教學,讓學生在學習知識和技能的同時體驗創新創造的樂趣。也可以積極探索基於項目的教育思路和方法。通過項目教學法,可以培養學生的計劃、執行、決策、總結等綜合能力,以及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和溝通能力。另外,可以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如QQ聊天工具、微博、微信、電子郵件、論壇等。,提供課外咨詢服務和答疑解惑,提高教師對學生指導的時效性,方便交流,從而保護和鼓勵學生的創新創業熱情[1]。因此,以創新創業教育為契機,改革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是深化專業教育教學改革的有效突破口。第三,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的構建

由於專業培養計劃側重於培養某壹專業領域的研究型或應用型人才,在課程體系的構建上更註重專業領域知識和技能的培養。即使整合了創新創業教育的理念後,也只是在創新創業意識、精神、方法等方面加強了引導和啟發,在專業知識和技能與創新創業的結合上給予了更多的聯系和融合,而在創新創業素質、知識和能力的培養上缺乏系統性和全面性。因此,開展創業知識、素質和能力的系統化課程教學,開發創新創業教育專業課程體系,將創新創業教育理念融入專業教育課程體系,是實施創新創業教育的兩個輪子,缺壹不可。創新創業專業課程體系既要有適合各大類的通用課程,又要有與專業緊密結合的行業特色課程。

目前中國高校開設的通用創新創業理論的通識課程和代表性課程有:創業基礎、創業管理、新創企業戰略管理、創造力、KAB創業基礎、SYB創業培訓、企業管理、人力資源、市場營銷、財務管理等。但與專業緊密結合的專業特色課程仍在艱難探索中,少數學校結合專業進行了有益的嘗試,如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開發了出版物市場調查與分析、出版物市場營銷、出版選題策劃、出版項目策劃等課程。[2]為培養數字出版領域的創業型人才,為提高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新聞出版素養。由於我國創新創業教育起步較晚,創新創業課程還缺乏統壹的課程標準,教學內容的實施也千差萬別。因此,盡快建立專門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是在高校普及創新創業教育的根本保障。雖然西方國家的創新創業教育起步較早,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地方,但是創新創業教育應該本土化。因此,我們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總結、創新,最終創造出符合中國國情、具有學校特色的創新創業教育模式。

在專業化的創新創業課程體系中,具有行業專業特色的課程可作為相關專業的必修課,通用課程可結合專業有選擇地作為必修課或公共課開設。課程設置必須與專業教育相輔相成,有機結合。比如對於市場營銷專業的學生來說,“市場營銷”是本專業的主要核心課程,所以在開設創新創業教育專題課程時,無論是必修課還是選修課,都沒有必要開設“市場營銷”這門課。比如土木工程專業的學生,通過專業教育掌握了相關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但在管理能力、團隊管理、人際交往等方面可能相對欠缺。這些知識和能力不僅是創新創業需要的,也是就業需要的。因此,在專門的創新創業課程體系中,可以選擇那些與專業和就業關聯度高的創新創業課程作為必修課,比如建築企業管理。構建專門的創新創業課程體系,無論是作為必修課還是選修課,目的都是為了提供壹個全方位的創新創業教育平臺,既滿足面向全體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要求,又實現面向那些有強烈創新創業願望的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的全面系統供給。

四、將第二課堂納入信用評價體系。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的實踐環節,從入學教育、軍訓到課程設計、課程實習、現場參觀、實習、畢業設計、畢業實習,基本上貫穿了人才培養的全過程。這些實習安排,如果在科學完善的創新創業教育頂層設計框架下,能夠有效促進學生創新創業意識的培養和素質能力的提升。

除了人才培養方案中的實踐教學環節,開設創新創業實踐第二課堂是創新創業教育落地生根的另壹個重要抓手。創新創業實踐是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延伸,是豐富創新知識和經驗的重要途徑。為了使這只抓手成為創新創業教育的助推器,必須將創新創業實踐納入信用評價體系,從而強化學生創新創業意識的樹立,客觀上營造創新創業氛圍,為學生的興趣和特長提供良好的成長土壤,從外到內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業熱情,挖掘創新創業人才。學分的設置可以根據學校的具體情況確定,但本著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的原則,最好每學期設置壹個學分,讓創新創業教育貫穿學生在校學習的全過程,而不是曇花壹現,銷聲匿跡。

創新創業實踐學分可以通過參加第二課堂的實踐活動獲得。目前,創新創業教育第二課堂活動非常豐富,包括各級各類創新創業大賽,如共青團中央主辦的“挑戰杯”大學生創業大賽、教育部主辦的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新、創意、創業”挑戰賽、中國發明協會等單位主辦的全國高職院校“發明杯”創新創業大賽等。還有各種各樣的創新創業講座和論壇;各種學科競賽。此外,參加教師科研活動、申請創新發明專利、參加大學生創新實踐訓練計劃、發表論文、自主創業、取得職業資格等社會實踐活動,都屬於創新創業實踐的範疇。這些活動涵蓋了專業知識的應用、創新創業意識的提升、社會能力、專業能力、學習能力等綜合素質的培養。因此,將第二課堂納入學分評價體系,既是對人才培養方案中實踐環節的完善和補充,也是營造校園創業氛圍、發現創新創業人才的有效途徑。將第二課堂實踐納入學分評價體系,評價的重點是喚起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業精神,訓練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提高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綜合素質和能力,而不是結果是否成功。

總之,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需要全體教師樹立創新創業教育理念,進行科學、完整、系統的頂層設計,在專業教育的基礎上,充分挖掘、突出和運用其創新創業教育的內在要素,深化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的改革創新。

  • 上一篇:認證資格證書

    國家註冊的職業資格證書有哪些?

    ACCA職業資格認證是幫助學生掌握職業技能,培養職業洞察力和自信心,壹步步走向更高的國內乃至國際舞臺的有用敲門磚。無論企業組織的規模如何,是否以營利為目的,無論是私營企業還是公共部門,職業會計師和企業倫理會計師都可以在各種組織中發揮重要作用,不僅有機會為組織創造財富,也有機會創造價值,造福大眾。

    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ACCA

  • 下一篇:如何消除對兒童的暴力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