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提高自我執行力的思考與對策

提高自我執行力的思考與對策

執行力弱,政令不暢,有些命令難以執行,甚至有些命令無法執行,都可能導致政策執行出現雷聲大雨點小的局面,也會損害政府的公信力。“街道和社區是黨和政府在城市工作的基礎。他們的執行力如何?直接關系到政策的落實,關系到轄區居民的福祉,關系到城市社會的和諧穩定。加強街道工作執行力建設是壹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切實加強學習是提高執行力的前提。只有加強學習,才能正確理解和掌握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提高執行的自覺性和堅定性,提高綜合素質和工作能力。在學習內容上,既要重點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又要學習現代科技知識,不斷優化知識結構,多學習市委市政府的決議、部署、工作安排等與工作相關的業務知識。街道機關的理論學習要大力推進,社區兩委的學習也要抓。支部要記筆記,個人也要記筆記。他們要認真撰寫自己的經歷和研究文章,堅持學習與實踐相結合,在工作實踐中鍛煉自己,積累才幹,做到能張口說話,提筆寫字,有所為有所不為。增強政治意識、責任意識和大局意識,這是提高執行力的基礎。無論做什麽工作,首先要增強政治意識,在思想上行動上與黨委保持高度壹致。責任感就是責任感,是做好壹切工作的首要條件。能力千差萬別,但只要妳想做,只要妳有責任心,付出再多的努力也能做好。相反,如果妳沒有責任感,即使妳有很強的能力也不能做好工作。因此,要提高執行力,必須樹立強烈的責任感和進取精神,堅決克服不思進取、得過且過的心態,把工作標準調整到最高,把精神狀態調整到最佳,把自我要求調整到最嚴格,認真、全心、忠實地履行職責,絕不消極應對。同時,也要增強大局意識。個人要服從整體,下屬要服從上級,局部要服從大局,當下要服從長遠。註意維護團結,這是提高執行力的保證。團結是做好壹切工作的基礎,它凝聚著凝聚力和戰鬥力。作為社區的書記、主任,要深刻認識團結的重要性,帶頭做好團結工作,加強自我教育,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為身邊的工作人員作出表率,努力營造團結、合作、和諧的良好氛圍。大事多商量,小事多溝通,互相理解,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多補渠道,少破壞。要按規則和原則辦事,重要問題和敏感問題要及時溝通,事情要當面說,不要背後說。要以理服人,以情服人,理性有禮,珍惜緣分,珍惜難得的合作機會,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用在工作和學習上,團結帶領兩委成員成壹股繩,齊心協力,共同發展,共同落實。轉變工作作風是提高執行力的關鍵。個人執行力的強弱取決於兩個要素——個人能力和工作態度。能力是基礎,態度是關鍵。所以要提高個人執行力。壹方面要通過加強學習和實踐來強化自身素質。更重要的是,要端正工作態度,樹立“嚴、實、快、新”的工作作風,精益求精,把事情做好、做細、做準。壹是以“嚴”為重點,嚴格遵守制度,強化紀律。街道建立健全了各項工作制度,包括上班考勤、會議、學習、機關內環境、人員接待、辦公用品購買等。各社區也要參照街道的制度,制定自己的管理制度,尤其是考勤制度。社區書記、主任要有抓班子、帶隊伍的意識,大膽管理,壹視同仁,努力改變多數人幹,別人看;不請假,想什麽時候來就什麽時候來,想什麽時候走就什麽時候走。上班時間,居民找不到人。加強對社區幹部的管理考核,每年通過組織考核評比,對不負責、不稱職、作風漂浮、不遵守制度的個別同誌進行個別談話和誡勉,直至作出必要的組織處理。二要著眼“實”,腳踏實地,樹立務實作風。雖然每個人的崗位可能很普通,分工也不壹樣,但只要努力,認真,就能有所作為,誌存高遠,作風飛揚,結果終究是壹事無成。因此,要提高執行力,必須發揚嚴謹、務實、勤奮的精神,堅決克服自吹自擂、評頭論足的毛病。真正靜下心來,從小事做起,從小事做起。壹件壹件抓落實,壹件壹件抓成效,壹件壹件幹,積小勝為大勝,形成腳踏實地、埋頭苦幹的好習慣。第三,要以“快”為重點,只爭朝夕,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執行力,必須強化時間意識和效率意識,發揚“馬上行動,馬上辦”的工作理念。堅決克服懶惰、拖延的壞習慣。每項工作都要立足於“早”字,落實“快”字,抓住機遇,加快步伐,提高效率,爭分奪秒,趕前不趕後,形成雷厲風行、幹凈利落的良好習慣。第四,圍繞“創新”,開拓創新,改進工作方法。我們每個同誌都要順應形勢的發展,結合自己的工作,有新思路、新目標、新舉措,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我不能只滿足於領導安排的事情,沒有就不幹。能應付上級檢查,能被概括得有理有據,我就滿足了。西關街道玉環社區在工作創新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基礎工作正規紮實。可以結合居民需求,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包括特色黨支部、樓黨群、社區文體活動、便民服務活動等。社區黨建很踏實,為埇橋區乃至蘇州市爭光。希望其他社區也像玉環社區壹樣,高標準、嚴要求,進壹步深化工作,在新的壹年裏,能夠齊頭並進,全面發展。
  • 上一篇:擾亂市場秩序罪的刑法規定
  • 下一篇:商丘市城市揚塵汙染防治條例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