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要培養“道德”。在公眾眼中,法官是社會正義的化身,是人民安寧和國家穩定的守護神,是維護社會正義的最後壹道關口。要成為壹名合格的法官,必須遵守司法核心價值觀引領下的法官職業道德。“公正、廉潔、為民”作為人民法院的司法核心價值觀,是法院價值體系中最基本、最穩定、最核心的部分。它高度凝結了當代中國法官的行為理念和價值追求,在價值層面充分體現了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的本質規定,是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對法院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廣大法官履行神聖職責的思想基礎。首先,要牢固樹立公正的司法理念。司法是司法工作的生命線。只有正義才能維護法律的尊嚴、公民的合法權益,提高法院和法官的公信力。人民法官在辦案中,必須始終牢記公正,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程序正義和實體正義並重,努力實現辦案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有機統壹。第二,要牢記清正廉潔的司法要求。只有堅持廉潔司法,才能彰顯法律的權威和法官的威嚴。法官誠信是維護司法公正、樹立司法權威的重要保障,也是法官應當具備的價值觀和基本素質。“廉潔”是人民法官的立身之本。作為人民法官,必須恪守職業道德,保持職業良知,嚴格遵守“五個嚴禁”等審判紀律和廉政規定,不為金錢所誘,不為人情所惑,不為關系所擾,不為權力所逼,廉潔辦案,廉潔奉公,以誠信取信於民。第三,我們應該牢記司法為人民服務的根本理念。我們必須真正樹立司法為民的價值觀,並在具體工作中通過言行切實體現和貫徹這壹原則。作為法官,要有壹顆愛民之心,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了解人民之所需,努力做到愛民、利民,切實維護人民的合法權益。
第三,要培養“知識”。如果妳想成為壹名合格的法官,妳必須永遠渴望學習,永遠堅持學習,不斷擴大自己的知識面。首先,要加強法律專業知識的學習,及時掌握最新的法律條文和法學研究成果,不斷豐富自己的專業知識,提高自己的法律素質,適應法律制度對法官司法能力的新要求。其次,要註重對其他學科的學習和了解。在司法審判中,總是有各種各樣的爭議,這些爭議往往涉及到各個學科的知識。法官註重其他學科的延伸學習,掌握各種基礎學科的基礎知識,學習社會經驗,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有助於準確把握案件事實,更有效地作出正確裁判。另外,我們的社會是不斷發展變化的,法官在司法工作中遇到的各類糾紛的特點也不是壹成不變的。面對新的、疑難的、復雜的案件,法官必須通過不斷的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和水平,以適應社會發展帶來的新要求和人民群眾對法官的新期待。
第四,要培養“能量”。要成為壹名合格的法官,必須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註重學習各種實用技能。首先要培養熟練的法律運用能力和綜合判斷能力。如果只有嚴守公平正義的信念和決心,而沒有熟練適用法律的能力,結果往往是紙上談兵,最後的案件往往違背法律的初衷,與自己的初衷背道而馳。因此,作為壹名法官,首先就是要正確把握這種能力,不斷提高司法審判技能,通過自己的工作為實現真正的公平正義打下堅實的基礎。其次,要掌握有效的審判藝術。在司法工作中,註重案件的審判方法,定期對審判實踐中有價值、有爭議的問題進行調查和討論,實現辦案藝術的不斷提高。同時,要加強對調解藝術的學習,提高調解能力,保持強烈的敏感性和洞察力,善於掌握和理解當事人的心理並從中切入,實現各自利益的歸屬,真正做到定紛止爭。第三,我們應該提高處理各種緊急情況的實質性能力。法官是矛盾的最終仲裁者,是公平正義的體現。壹名合格的人民法官擔負著裁判是非曲直、調解社會矛盾的職責,必須具備妥善處理各類突發案件、全面掌控大局、掌控案件節奏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形成過硬的專業素質,才能有效處理各類案件和問題,才能獲得人民群眾的尊重和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