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可以促進他們對社會的了解,提高他們對經濟社會發展現狀的認識,從而更好地將書本知識與實踐知識相結合,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以下是我的社會實踐論文,供大家參考。
社會實踐範文1: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社會實踐1社會實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1社會實踐激發了大學生的主體意識。
大學生通過社會實踐,可
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可以促進他們對社會的了解,提高他們對經濟社會發展現狀的認識,從而更好地將書本知識與實踐知識相結合,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以下是我的社會實踐論文,供大家參考。
社會實踐範文1: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社會實踐1社會實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1社會實踐激發了大學生的主體意識。
大學生通過社會實踐,可以突破學校教育的時空限制,在社會舞臺上認識和改造世界,不斷進行各種形式的技能訓練,重塑自身人格。通過社會實踐,將學校各部門、各類教師、學生所學的系統知識與社會有效結合,使大學生在社會中強化社會認同,培養其強烈的市場競爭意識,有效激發其主體意識。通過社會實踐,大學生可以不斷接受來自社會的第壹手知識,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教育者根據社會需求不斷調整教育模式,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整合各種資源,形成促進大學生成長的合力。因此,高校要努力鼓勵學生多實踐,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
社會實踐整合了思想政治教育資源
優化思想政治教育環境。在高校開展多種形式的社會實踐活動,可以有效整合教工處、教務處、思想政治理論課教研室、校辦、團委、宣傳部等部門的師資力量,實現學校各相關部門的通力合作,有效整合學校相關學科資源和社會資源,優化思想政治教育實踐環境[2]。通過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相互滲透、形成合力,不僅能使學生所學的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而且能影響和改變學生的認知結構,使社會實踐教育達到預期的教育效果和目的。通過社會實踐,高校將不斷加強軟硬件環境建設,優化學生自我發展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環境。
社會實踐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平臺
社會實踐以學生發展為核心目標,在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基礎上,社會參與其中,既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間和時間,又有助於實現教育的多元化,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加廣闊的平臺。通過建立校外實習基地,不僅可以送學生校外實習,還可以邀請社會上的成功人士到學校與學生面對面交流,增強了學生學習的目的性,強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有效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平臺。
2大學生社會實踐的現實困境
雖然社會實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當前大學生社會實踐的實施過程仍不理想,存在以下問題:
1全員參與的制度建設不完善。
任何教育行為的實施都需要體制機制的保障,否則難以實現可持續發展,社會實踐也是如此。目前,許多高校缺乏大學生社會實踐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的制度設計,缺乏師生參與社會實踐的制度建設、過程管理、實踐經費和激勵評價機制。因此,整體實踐效果缺乏制度保障。大學生社會實踐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不是單靠思想政治教育部門壹家之力就能完成的,還需要各部門的全力配合和全面參與。目前高校各部門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協調機制。根據調查,壹些學生把參加社會實踐視為額外的任務,對社會實踐缺乏整體的認識,這實際上表現為缺乏主動性。他們認為調查報告交上去沒有人會看。只要他們能拿到學分,壹切都好。有的同學甚至弄虛作假,隨便找個單位蓋章就行了。此外,部分教師對指導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熱情不高,高校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
2 .社會實踐參與面窄,參與程度低。
目前,高校社會實踐主要有兩種模式:壹種是“精英實踐”模式。社會實踐主要由高校學生幹部、學生黨員和優秀學生開展。這種模式有專門的實踐場所和組織者,有專門的實踐經費,是學校或部門安排的假期社會實踐。這種模式因為學校的重視和經費的保障,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但是能夠參與這種模式的社會實踐的學生非常有限。目前,學生的參與意識逐漸增強,強調個體發展。如今,這種組織模式正不斷暴露出其局限性。因為社會實踐應該是全民的,應該有更多的人參與其中,而這種模式只針對壹小部分學生。在大眾化教育模式下,這種“精英實踐”模式忽視了普通學生的發展需求,無法有效滿足社會對大學生人才培養的要求[3]。另壹種是“大眾實踐”模式,即全體學生參與的社會實踐活動,即根據教學計劃的安排,在學生寒暑假前由院系團委確定的社會實踐活動,學生按照就近方便的原則自行聯系實踐單位參加假期的社會實踐,學校只進行宏觀管理和調控。這種實踐模式可以讓所有學生都參與進來,但在實踐中,效果並不理想,學生參與度比較低。
3.社會實踐的內容和形式單壹,缺乏創新。
目前,壹些高校將大學生社會實踐視為壹項任務,對社會實踐的內涵缺乏真正的理解,消極對待社會實踐。具體來說,實踐活動設計的計劃性壹般,實踐活動的形式缺乏創新,實踐的內容比較單調,實踐的實施也只是流於形式。目前高校采取的社會實踐內容只有假期社會實踐、社會調查、勤工儉學等形式,與學生專業知識相關的社會實踐活動相對較少。許多高校開展的社會實踐活動方案多年未變,沒有特色,無法為學生的個性發展提供足夠的空間,使得社會實踐缺乏應有的凝聚力和吸引力,達不到社會實踐的預期效果,更不用說將社會實踐與思想政治教育有機結合。要想在社會實踐中取得真正的效果,就要結合社會實際,發揮所學專業的特長,積極為大多數學生提供更多的社會實踐機會。
缺乏有效穩定的社會實踐平臺。當前社會實踐困境的另壹個問題是,很多高校缺乏壹個相對穩定的社會實踐平臺。壹些高校只考慮實習計劃能否順利完成,學生能否得到實踐鍛煉,而對社會上企事業單位的需求缺乏應有的考慮。這樣壹來,大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就失去了外部支持的動力。由於校內外沒有穩定的社會實踐平臺,很多學生只能依靠自己的關系聯系實習單位,實習地點分散,難以管理,不利於教師及時指導和解決學生實習中的問題。學生往往不願意參加實踐活動或者只是敷衍應對,實踐的效果可想而知。這不僅影響了大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積極性,也大大降低了社會實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有效性。
3.完善大學生社會實踐教育體系的對策
面對現實困境,教育工作者必須考慮如何改進當前大學生社會實踐模式,以保證高校實踐教學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正常開展。大學生社會實踐模式的構建是壹個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的大力支持,需要* *和高校在實踐體系、師資、實踐平臺、評價體系建設方面的努力,需要學校內部各部門的通力合作,需要大學生的自覺積極參與。
3.1加強全員參與的社會實踐體系建設。
在組織領導方面,要成立由學校主要領導、職能部門領導和主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部門領導組成的社會實踐領導小組,總體負責大學生社會實踐的制度建設和組織工作。高校應建立定期會議制度研究大學生社會實踐,在實踐中形成大學生社會實踐的實施機制。學校要與教育部、教務處、思想政治理論課教研室、校辦、團委、宣傳部等部門建立定期溝通協調機制,共同應對社會實踐中面臨的問題。此外,高校要保證學生社會實踐的經費,根據實際經費情況盡可能滿足學生社會實踐的需要,並逐步增加投入。高校要將學生社會實踐經費納入學校年度教育預算,確保專款專用。在市場化的環境下,教育者和大學生也可以想辦法通過企業贊助建立大學生社會實踐基金。
3.2加強社會實踐教師隊伍建設
指導教師在大學生社會實踐中起著關鍵作用,應加強實踐型教師隊伍建設。在學校的整體規劃下,各部門要相互配合,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老師、政治輔導員、團委老師。他們還可以聘請責任心強、專業水平高的專業教師擔任社會實踐指導教師,同時也可以聘請社會實踐基地的校外專家擔任校外社會實踐指導教師。高校要不斷加強對大學生社會實踐指導教師的培訓和指導,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和指導學生開展社會實踐的能力,按照“專兼結合、相對穩定”的原則建設大學生社會實踐指導教師隊伍。同時,要將教師指導學生社會實踐的具體表現和成果與教師自身的職務晉升和職稱評定有機結合起來,充分調動教師指導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同時,鼓勵教師積極開展大學生社會實踐的理論和實踐研究,在項目立項、實地考察、經費保障等方面給予支持。
3.3搭建有效的社會實踐平臺
專業實踐平臺的建設應以學生所學專業為基礎,強調學生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搭建社會實踐平臺,要加強制度化建設,把這項工作作為壹項長期任務,並註意加強各部門的合作。主要措施如下:
①高校要明確社會實踐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公共課、專業課相結合的平臺建設。結合教學內容,推行以思想教育和服務社會為主的社會實踐教學模式,註重學生素質和能力的培養。借助產學研結合和具體科研項目,建立“校企共建”的人才培養模式,體現大學生專業與社會實踐緊密結合。
(2)建立與實習相結合的平臺建設。通過設立勤工儉學崗位、建立黨支部和社團,選拔優秀學生擔任助理輔導員和心理咨詢師,選拔思想相對成熟、綜合素質較高的學生擔任學生會幹部,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困難。
③加強以專業為基礎的校園文化和公益組織平臺建設。應建立與專業緊密結合、發揮專業優勢的公益組織,並加強與其他部門和高校的交流互動,使公益組織長期優化發展。
④建立與暑期社會實踐相結合的平臺,形成具有專業特色的實踐品牌。調查顯示,“誌願服務”是學生最想參加的實踐活動形式之壹。高校可以形成聯動機制,優化誌願服務,加強交流合作,打造社會實踐品牌。
3.4積極拓展校外社會實踐
建立穩定的校外社會實踐基地是高校社會實踐順利進行不可或缺的外部條件,需要地方政府、高校和企事業單位的共同努力。首先,* * *要建立相關制度,鼓勵更多企事業單位建立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並給予優惠政策和獎勵。其次,高校要積極與各類企事業單位進行產學研合作,利用社會資源推動高校人才培養,幫助企事業單位解決實際困難,實現與企事業單位的* * *共贏。通過社會實踐,在企事業單位建立勤工助學崗位,積極將社會實踐與大學生自身專業學習和技術管理創新相結合,促進大學生社會實踐制度化。最後,企事業單位增強社會責任感,轉變用人觀念和機制,積極為處於成長期的大學生提供就業實踐等機會,從而為大學生提供更多的社會實踐平臺。
3.5建立科學的實踐評價體系
建立科學的實踐評價體系直接關系到高校實踐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持續發展,需要整合學校各部門的有效資源。建立科學的實踐評價體系,首先要建立大學生社會實踐項目的制定和開展、學生撰寫的社會實踐報告和社會實踐論文的質量等可量化的評價體系;其次,學生的考核結果要納入學生總體評價結果,記入學生檔案;最後,高校要建立可操作的獎懲制度,對在社會實踐中取得突出成績的學生進行表彰和宣傳,並給予相應的物質和精神獎勵,畢業前積極向用人單位推薦學生,同時對優秀指導教師進行表彰和獎勵;對於沒有完成社會實踐或者沒有很好完成的學生,要給予相應的處理。建立科學的、可操作的社會實踐活動評價體系,對於高校有效開展實踐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社會實踐範文二:高職院校大學生社會實踐1。高職院校大學生社會實踐存在的問題
1.1高職院校在大學生社會實踐方面的管理制度不到位。
在高職院校,社會實踐是培養學生的重要途徑之壹。雖然思想上重視,但組織保障體系不完備。由於學生安全、合作單位、經費保障等問題,學生社會實踐難以操作。實踐中組織形式單壹,教育內容沒有針對性。這個問題主要是受傳統實踐模式的影響。實習多是為了完成而做,沒有針對不同學生、不同專業量身定制的合適實習模式。這樣,壹方面很難調動學生的實踐積極性,另壹方面學生的收獲也會大打折扣。在指導方面,高職院校缺乏專業教師的參與。尤其是在充分參與社會實踐的過程中,學生很容易被“放養”。很多高校側重於精英學生的實踐,而對大部分回國或有自主活動的學生缺乏及時有效的訓練指導和檢查落實,實踐活動往往流於形式。
1.2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建設相對落後。
建立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是開展學生實踐活動最有效的途徑之壹。因為它能有效提高社會實踐的效果,但與我國大學生數量相比,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建設相對落後,不能滿足大學生高質量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的要求。另外,部分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覆蓋面較窄,只能暫時接收部分學生進行精英實踐。
1.3大學生對社會實踐重視不夠,參與目的不明確。
大學生對社會實踐不夠重視,不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即使參加也只是簡單應付任務。此外,部分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的目的不明確。雖然我想通過社會實踐接觸社會,增長見識,但是我沒有意識到社會實踐可以培養我的計劃、組織、協調能力,豐富我的專業知識,增加我的社會經驗。
1.4 ***作用發揮不充分,宏觀觀引導不足。
目前,關於大學生社會實踐的* *政策側重於制定,但沒有創造條件動員各種社會力量,沒有在社會領域形成支持社會實踐的綜合體系,實踐環境有待進壹步改善。* * *要充分發揮宏觀作用,通過制定大學生社會實踐的政策和具體措施,鼓勵企事業單位接納大學生開展社會實踐,為大學生社會實踐創造有利條件。* * *在加強資金投入的同時,更要註重政策引導,讓社會全體成員都能參與,都有參與的動力。
二、高職院校學生社會實踐的創新模式——以北京青年為例
以政治學院宋慶齡故居社會實踐為例,宋慶齡故居是北京青年政治學院的社會實踐基地。自2008年以來,已有500多名學生參加了社會實踐。在實踐過程中,學院充分利用學校、實踐基地、學生誌願者和* * * *之間的聯動機制,實現了社會實踐的常態化,增強了實踐活動的時效性。
2.1北京青年政治學院重視宋慶齡故居社會實踐
為鼓勵學生參加宋慶齡故居社會實踐,根據學院制定的社會實踐實施細則,將實踐活動納入學分評價體系。學生畢業時,應完成32小時的社會實踐,2學分。為了保證實踐活動的真實有效開展,系裏給每個學生發了壹本社會實踐活動手冊,要求他們按照指導內容填寫手冊,由實踐單位的指導老師給其打分。學生實習結束後,要用實習視頻和音頻材料寫壹份實習報告。同時,該系為宋慶齡故居實踐學員配備了專門的指導老師,對學員在實踐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給予及時解答。同時,通過與故居指導老師的交流,對實踐活動中的優秀學生進行了表彰,並作為學生入黨和發揚優秀的重要參考標準。
2.2宋慶齡故居對實踐活動給予支持和配合。
為實現全員參與宋慶齡故居實習,秘書科在宋慶齡故居設立了實習基地。學生們每個周末都在故居進行常規的誌願服務,包括檢票、問訊臺服務和展廳講解。每周有六個學生參與其中,每個學生參與四次。在故居裏,設置了專門的指導老師。每次換班,老師都會對新來的誌願者進行培訓,幫助同學們樹立安全防範意識,微笑服務,熱情講解。此外,故居鼓勵學生參加主題實踐活動,包括海棠文化節、“蕭老師”培訓、菊花文化節、故居誌願者協會聯誼、電子期刊《安多李恒華》制作等,既加強了學生與他人的交流,又培養了他們的奉獻精神。同時,文秘系學生黨支部和宋慶齡故居黨支部開展了* * *工程。通過暑期“紅色1+1”活動,組織學生黨員到故居聽老誌願者講宋慶齡精神,開展紅色主題教育活動,讓學生黨員增強誌願服務意識。
2.3學生積極參加實踐活動,以此為契機提高自己。
宋慶齡故居作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為青少年接受愛國主義教育提供了壹個很好的平臺。學生來到故居,壹方面可以重溫宋慶齡先生的壹生,另壹方面可以受到宋慶齡先生偉大精神的熏陶,從而願意去實踐,去誌願服務故居。在每次實習的前期,負責的學生會把值班單發給學生,明確每天的工作職責。特別是學生黨員實踐,要求嚴,標準高,起著示範作用。每組實踐結束都要寫經驗,不定期舉辦宋慶齡精神研討會,讓學生匯報交流實踐經驗。實踐活動使學生受到了良好的愛國主義、革命理想信念和人生觀教育;進壹步強化集體和組織紀律觀念,增強學生的崗位責任感,提高學生正確認識、處理和解決突發問題的能力;接觸社會、為社會做貢獻的價值感和榮譽感也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自信心和自制力,學到了課本上沒有的知識,增強了社會責任感。
2.4大學生社會實踐政策到位。
相關政策規定,各級黨委和* * *要為高校組織社會實踐活動創造條件、提供便利。為了更好的落實,北京* * *將大學生社會實踐支持納入* * *財政,給予具體支持。每年夏天,在市委的統壹領導下,北京市委宣傳部、市教委、文明辦、市教委、團市委明確各自任務,形成工作合力。學院在上級宏觀觀的指導下,成立了由分管領導掛帥的大學生社會實踐領導小組,統籌安排,抓好落實。為保證實踐活動的順利進行,學院加強安全教育,制定安全預案,為學生購買意外傷害保險,確保參加社會實踐的師生安全,並為活動提供經費保障。實踐活動總結期間,學院鼓勵社會實踐成果申報北京市優秀成果。同時,首都文明辦通過在學院設立學雷鋒誌願服務崗,鼓勵宋慶齡故居實踐活動,保證了社會實踐的長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