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論孔子的無邪思想

論孔子的無邪思想

孔子是先秦諸子中對文學關註最多、論述最多的人。他的文學思想非常豐富而深刻,包括"興、關、群、怨"、"盡美"、"溫柔敦厚"、"天真無邪"等。雖然古今有很多解釋和評價,但“無惡不作”的理論總讓人覺得自己沒有做到最好。本文對此加以論述。

《論語·為政》說:“子曰:‘詩三百,壹言以蔽之,思無罪。”這句話的意思是:詩三百首,可以用壹句話概括,就是“天真無邪”。"

“思無邪”是《詩經·松露·傳》中的壹句話。小說共分四章,包括“思無涯”、“思無涯”、“思無悔”、“思無邪”等句子。思維是句首的語氣詞,沒有實際意義。孔子說“思無邪”,“思”字也是。有人把孔子“無邪之思”中的“思”字理解為“意”的思,引申為詩歌的思想、感情、意義,這是壹種誤解。當然,“思而無邪”這句話指的是詩中思想、感情、意義上的“無邪”,但這並不意味著“思”字的意義就壹定是“意”,即思想、感情、意義。

宋代詩人朱在《四書集註》中說:“在每壹首詩中,善能激發人的善良,惡能懲罰人,制造人的野心,其用不過是使人得到情感上的完整。但如果他的話稍有隱晦,各由壹件事引起,是否完全針對就不清楚了。所以大師說詩三百首,僅此壹句就足以涵蓋其意,其意也是深刻的。”朱認為詩可以勸善止惡,它的作用是使人性正確。然而,詩歌的語言是微妙而優雅的,這壹切都是由於個別事件。可以直接指出詩使人“對”,不如孔子那句“以為無罪”說得清楚。這句話足以概括詩的同壹個意思。

阿清朝學者劉保南在《論語正義》中註:“贊功德,止偏心防惡,大體歸正,故此句可視為也。”劉保南也認為,詩歌無論是勸善還是止惡,都是為了使人“歸正”,孔子的“思無邪”足以概括這壹點。

朱和劉寶南都認為,孔子所說的“思無邪”就是詩要使人正,“無邪”就是“義”。那麽,什麽是“無罪”或“義”?孔子在這裏沒有具體說明。但根據他的整個思想體系,可以看出“無罪”或“義”是符合儒家所推崇的倫理道德和行為規範的,即符合“仁”和“禮”的要求。

“仁”和“禮”是儒家思想的兩個基本範疇。仁支配人的思想,禮規範人的行為。它們壹起使用,相輔相成。這是儒家解決社會矛盾、實現社會理想的基本方法和途徑。

“仁”是儒家道德的基礎和核心,具有非常豐富的具體內容,表現在人類行為的各個方面。《論語·顏淵》雲:“樊遲求仁,孔子曰‘愛’。”又雲:“仲宮問任,子曰:‘出門如貴客,使民如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州內無怨,家內無怨。"又雲"司馬牛問仁,子曰'仁者,言也有罪。《論語·陽貨》說:“張子在孔子那裏求仁,孔子說,‘天下五事,為仁’。”請提問。說:‘共、寬、信、民、惠。《論語·魯茲》說:“孔子說,‘剛、韌、木、懶,近於仁。’又雲:“樊遲問仁,孔子曰:‘敬生,敬執事,忠人。’《論語·先進》說:“顏元問仁,子曰‘克己為仁’。”《論語·永業》雲:“仁者欲立,而欲成也。”《論語·賢文》說:“仁者必有勇”。又有雲:“仁者不憂。”孔子也從反面解釋了什麽是仁。如果宰予反對三年喪,孔子說他沒心沒肺。孔子也說過,不善於“約”和“逗”的人,是無情的。“巧言令色”也是無情。“仁”和“不仁”有很多內容和表現形式。

“禮”是儒家推崇的法律、制度、禮儀。錢穆《國學概論》說:“禮者周瑜曰:‘聘於周,必談聚三代之禮,故改之秩以升法。”所以禮是古代的遺風,也是本朝的法。《楚辭》中子木說:“楚國的政府,它的法律懲罰是在人民的心中,但它是藏在宮殿裏的。其《祭》有雲:君有牛賞,大夫有羊餵。“這個所謂的法和典,都是禮。”錢穆認為,禮是“舊列古制之遺,以今之法”,即“法、典”,它包括法律、制度、禮儀等。孔子所提倡的禮儀是古代至夏、商周時期的禮儀。《論語·衛靈公》雲:“顏淵問為國,子曰:‘往,乘殷,奉周之冕,賞邵舞。”“顏淵問如何治國,孔子用夏朝的歷法,乘商朝的馬車,戴周朝的皇冠,聽舜朝的音樂來回答。這裏的“時”、“時”、“冠”、“樂”,不僅指歷法、馬車、冠、樂,還指各種制度。孔子認為,歷代的制度都是有選擇性的,不斷改革和發展的。《論語·為政》雲:“子曰:‘殷得而失,因,故能知之;周因的得失也是眾所周知的;它還是周朝的繼承者,雖名垂千古。”也就是說,李尚對李霞有所放棄;李周也有壹些東西要送給商務典禮;當然,那些繼承李周的人也有所取舍。在《禮記》中,孔子最崇拜李周。《論語·八蜀》說:“子曰:‘周建在二代,我為文所抑郁,故隨周。”孔子認為,周禮比夏商更完善,我們應該效法。朱註《四書》曰:曰:‘三世之禮至周大悲,主隨之美也。’“關於儀式的具體內容,在李周、李逸等書中都有具體記載,限於篇幅,在此難以細述。

儒家主張仁主導人的思想,禮規範人的行為,這必然反映在對文學創作的要求上。孔子的“無邪”就是義,就是要符合仁義禮義的要求。

"無邪"是孔子對《詩三百首》的根本評價,也是孔子對詩歌創作最基本的要求,體現了他對文學思想性的高度重視,體現了他的文學批評標準是思想性第壹。當然,他主張思想內容與藝術形式的統壹,這從他的“盡善盡美”、“溫柔敦厚”的理論中可以看出來,但從他的整個文學思想體系中可以看出,他還是比較重視思想內容的,他只是用壹個“天真無邪”的詞來概括“詩”,不如別人,充分說明了這壹點。

需要註意的壹點是,“天真”其實並不能完全概括“詩”的內容。這壹點魯迅在《中國文學史大綱》中已經提到:“詩三百首,都是北方的,以黃河為中心。十五國中,周南稱南王,河南的正真,河北的Xi魏、曹齊、湯唯,還有精衛河畔的齊秦,疆域不超出豫陜魯四省。其人重,故雖直抒胸臆,猶可止於禮,怒而不怒,怨而不怒,悲而不傷,樂而不淫,有詩,也有教訓。不過這句特別後儒家的話,其實是壹句勵誌豪放的話,在馮和雅那裏也是常有的,而孔子說‘詩三百,壹言以蔽之,思無罪’。“我認為,‘天真’並不能完全概括《三百》這首詩的內容,從根本上說,就是《三百》這首詩並不完全符合仁禮的要求。

對孔子“以為無罪”理論的理解

孔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和第壹位重要的文論家。他的文學思想對中國兩千多年的文學創作和文學理論批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孔子的文學理論批評主要是以他對《詩經》的評論為基礎的,而“無邪之思”理論是他壹系列論述的壹個重要方面。“思無邪”可以看作是孔子提出的壹個明確的文學批評標準,也體現了孔子文學理論批評更為寬泛的政治標準。

孔子在《詩經》評論中明確提出了他的文學理論批評標準,即“思無惡”。子曰:“詩三百首。壹句話,說的是“思想無罪。”(《論語·為政》)原是《詩經》、《松露》、《蒯》中的壹句話。鄭玄把它解釋為描述魯僖公的“思想服從鳥的法則,集中精力沒有邪惡的意圖。”(《石矛》)指魯僖公在遠郊放牧時,遵循以禽治國之法,全身心地投入,不胡思亂想。孔子用它來概括三百首詩的意思。“思考”這個詞有兩種解釋:壹種是助詞,沒有實際意義;壹是指思想內容。但是對於解釋整句話的意思,“兩種說法沒有太大區別”。簡單來說,孔子的意思是:詩三百首,用壹句話概括,可以不假思索地說出來。孔子巧妙地用這個現成的句子來概括《詩經》的思想傾向,認為它們是“無邪”的,即沒有什麽不當,即健康純潔,符合社會道德和禮儀規範。孔子從自己的立場高度評價《詩經》。

“以為無邪”的觀點也反映了孔子的文學批評其實也有其博大的壹面。“詩”的內容相當豐富,不僅包括大量的民歌,還包括壹些統治階級下層的作品,此外還有許多統治者的贊美詩和頌歌。它的思想也是相當復雜的。有些詩歌尖銳地揭露了階級對立,表達了人民的願望和要求,有些詩歌揭露了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和腐朽。所以就表達的想法來說,不好總結。而且,按照孔子禮的標準,這三百首詩中有很多作品,不是“思無邪”,而是“思無邪”。比如朱稱之為“蕩婦之詩”的《鐘繇子》、《女朋友車》、《風雨》,以及《詩經》中大量諷刺統治階級放蕩醜惡的作品,孔子按他自己的標準是不應該贊美的,但他卻把它們都放進了“以為無罪”的思想體系中,並不是沒有看到壹些看似偏激甚至有罪的作品。大概,只要他想到詩人的創作動機和良苦用心,所謂“贊其功,所以他必隨它去吧美,刺其損,所以他必救其惡”(《詩序》)就完全理解詩人的正直感和正義感。“思無邪”說表明了孔子對《詩經》思想內容和詩人創作目的的認同,也反映出其衡量文學作品的政治尺度是比較寬泛的,說明孔子的文論批評有其實踐寬泛的壹面。

從藝術的角度來看,孔子“思想無邪”的批評標準是崇尚“中和”之美。無邪即“歸正”,即順應“正”,即“中”,即“中和”孔子曾說:“關雎樂而不淫,悲而不傷。”(《論語·巴蜀》“樂而不淫,哀而不傷”表達了中和之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壹切情緒的出現都恰到好處。孔子認為,男女之間的關系,年輕人之間的愛情,都應該在“和”的限度內,在“和”的規範內進行和完成,都必須按照和而從之的規則來進行。可見,孔子的“中和”思想與政治道德有關。在他看來,文學藝術所表達的情感,既要有道德的純潔和崇高,即“思之無罪”,又要有理智的控制,講究適度、平和、和諧。可以說《關雎》中提到的“中和”就是“思想無邪”的體現。另外,“孔子說:‘中庸也是德,有過之而無不及!"(《論語·雍也》);子貢問:“老師和商人哪個好?"子曰:"師已過,商不如。”說,“但那時老師會康復嗎?孔子說:“過猶不及。””(高級論語);顏淵問州。子曰:“去,占殷之利,侍奉周之勉,樂而舞之。讓鄭聲走吧,遠遠的。鄭聲是個妓女,她很危險。”(《論語·衛靈公》);子曰:“邪紫擒朱,邪之亂也雅,邪口蓋國。”(《論語·陽貨》)等人也體現了孔子所倡導的“中和”之美,但不可否認的是,雖然“中和”之美體現在“思想無邪”上,但孔子的這種中和之美還處於朦朧階段,直到荀子才從理論上加以概括和總結。

註意事項:

①、劉《: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上)》,北京大學出版社,6月1995,32頁。

②謝建中:《中國文學批評簡史》,四川出版集團,巴蜀書店,2005年9月,第19頁。

參考資料:

(1)劉《: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上)》,北京大學出版社,6月1995。

⑵吉林師範大學報社編輯部:中國古典文學隨筆,吉林師範大學報社編輯部編輯出版,1997 65438+2月。

⑶謝建中:《中國文學批評簡史》,四川出版集團,巴蜀書店,2005年9月。

  • 上一篇:手機上訪國家信訪局有效果嗎?
  • 下一篇:發揮學生主體地位構建初中思想政治教育新課堂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