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
2 .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及其工作人員;
3 .提供公共服務的企事業單位及其工作人員;
4.社會團體或者其他企業事業單位中由國家行政機關任命和派遣的人員;
5.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及其成員。小明的老家在某縣的城鄉結合部。隨著城市的擴張,他家的土地被征用了。他的父母過去以務農為生,他們失去了生計。他們拿到的補償款不夠老人用,也沒有低保和救濟,生活陷入困境。小明認為補償不公平,征地有貓膩,到村鄉也沒人重視。無奈之下,家人開始“上訪”。
國家信訪局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信訪總量下降18%。信訪改革兩年來,“進京上訪”的人數也在不斷下降,“倒金字塔”的信訪結構正在悄然發生變化:去年,國家、省、市、縣四級受理的信訪比例分別約為7 .5%、19 . 6%、33 .8%和39%,基本形成了“正金字塔”。
然而,長期以來,信訪被等同於“上訪”。很多人不知道可以上訪什麽,去哪裏,找誰,怎麽上訪,甚至在信訪過程中踩了法律紅線。下面的故事就告訴妳如何正確信訪。
可以請願什麽內容?
信訪局管什麽?
這些東西不在信訪部門的受理範圍內:
1.屬於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縣級以上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檢察院的職權範圍。-人-大、法-院、檢察院-院不歸信訪部門管。
2.已經或者應當依法通過訴訟、仲裁、行政復議等合法途徑解決。——涉及訴訟、法律等法律途徑的事項不予受理。
3 .已經受理或者正在限時辦理的;有處理意見且在審查期內,或者有審查意見且在審查期內。——辦理期間不重復受理。
4.現有審查意見;未按規定期限申請復審或復審的。——已經結束的不再受理。
提示:《信訪條例》規定,對於依法應當通過訴訟、仲裁、行政復議等法定途徑解決的信訪事項,應當向有關機關提出,屬於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法院、檢察院職權範圍內的信訪事項,應當分別向其提出。
哪裏不能去上訪?
小明和爺爺在北京的時候,有個小插曲。
在被國家信訪局“拒之門外”後,爺爺不想白來壹趟。他帶著請願材料去了天安門廣場,想為自己報仇。沒想到警察發現後,對他進行了勸阻,告訴他們,妳在壹個不是信訪場所的地方上訪是不對的。
提示:根據《信訪條例》規定,信訪人以來訪形式提出信訪事項的,應當在有關機關設立或者指定的接待場所提出。
信訪的方式有哪些?
小明要“上訪”,主要有五種上訪方式:
1.寫封信;
2.網上信訪(包括寫郵件);
3.打電話;
4.發送傳真;
5.參觀。
溫馨提示:我們通常所說的“上訪”壹般是指來訪。事實上,除了傳統的兩條腿走路的走訪方式,還有更快捷、更簡單的足不出戶“上訪”方式。
目前,網上信訪逐漸興起,成為信訪的主要渠道。據國家信訪局統計,今年6月至6月,全國信訪中41%為網絡信訪,分別超過了來訪量(37%)和來信量(22%)。
從總體情況來看,信訪總量在下降。2014年全國信訪總量下降4.4%,今年6-6月下降率達到18%。
信訪只能去信訪部門嗎?
“上訪”不僅限於信訪局。受理信訪的部門很多,大部分國家部委、地方政府、委辦局都有窗口承擔信訪職能。
比如小明覺得當地政府征地違規,可以去國土部門投訴;如果覺得村幹部貪汙補償款,可以向紀委舉報;小明父母不能申請低保和救濟,可以去民政部門咨詢反映。
涉及多個部門,或者“三顧”,或者不知道誰管,怎麽辦?可以找信訪部門反映。
溫馨提示:術業有分工,術業有專攻。寫信訪,建議先找職能部門,解鈴還須系鈴人。
越級可行嗎?
看到推土機把地裏的莊稼全毀了,小明的爺爺很著急,想去北京告狀。小明勸不動,也不放心老人,就跟著爺爺來了北京。
在中國-* * *-中國-中央-辦公廳-政務大廳和國家-醫院-辦公廳-政務大廳(國家-家-信息-信訪局來訪接待處)的人民來訪接待室,老爺爺老孫沒有看到依法逐級張貼的來訪,排好隊,過了安檢,走進接待大廳,面試官卻發出了拒絕通知書。
“按照依法逐級走訪的相關規定,妳的事情應該向縣裏匯報。”面試官耐心的給小明爺爺解釋,告訴他找哪個部門,也可以去縣裏的聯合接待大廳“壹站式辦理”。
小明爺爺雖然明白,但還是不甘心,回省裏碰碰運氣。結果省信訪局也讓他先找縣裏或者市裏的相關部門。
溫馨提示:《信訪條例》規定“屬地管理、分級負責”和“誰主管、誰負責”,來訪應向依法有權處理的本級或上壹級機關提出。去年5月,依法逐級下訪相關措施實施後,各級信訪部門不再受理越級信訪。
去年,國家、省、市、縣四級信訪接待量占比分別約為7.5%、19.6%、33.8%、39%,基本形成“正金字塔”結構。
給領導的信會寄到哪裏?
小明覺得寫信上訪更方便。他找到紙和筆,寫給誰?可以寫給從中央到縣的各級信訪局,也可以寫給各級政府部門。當然,也可以給各級領導寫信。
小明想了想,決定給國家領導人寫信。他在信中寫道,老無所依,壹個家裏失去土地的老人,希望國家領導人幫助他們,關愛像他們壹樣的失地農民。
小明在信封上寫下最高領導人的名字,貼上郵票,把信投入郵筒。幾天後,這封信被送到了國家信訪局。
提示:目前,國家信信訪局每天大約收到2000封信,其中2/3是寫給國家領導人的。這些信件大多表達個人訴求,約15%是意見和建議。原本重要的信件會直接提交到領導的辦公桌上,其他信件則采取列表提交和綜合信息提交的方式,也會進行轉發或向下交辦。
國務院-國家-信訪局-局辦公室有八個部門,每個省有1-2人處理信件。
網上信訪怎麽操作?
小明聽說鄰居也為征地“上訪”,但不是寫信,而是上網。
我可以在網上請願嗎?“妳出來了嗎?”鄰居在電腦前壹步步給小明演示:登錄州-家-信訪局網站,點擊“網上信訪”欄目,進入州信訪局頁面:
1.實名登記:姓名、身份證號、手機號為必填項。
2.網上寫信:求解決和申訴點“申訴請求”,給黨和政府提意見“建議集”。
3.提交信件:可以選擇事發地點、問題類別、是否允許公開等。,並且還可以添加聯名人,附上附件。
4.詢問評價:不僅可以“跟蹤”信訪辦理進度,還可以評價自己是否滿意。
溫馨提示:目前網上信訪普遍要求實名,部分省市信訪局網站不要求實名登記,但提醒信訪人這會影響核實處理。網上提交信訪時,即使勾選了“允許公開”選項,也只會公開信訪內容,個人信息受到保護。
信訪辦什麽違法?
按照信訪條例,有些事情會踩“法律紅線”:
1.捏造、歪曲事實,誣告、陷害他人。
2.損害國家、社會、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權利。
(1)在國家機關辦公場所、公共場所周圍非法聚集,圍堵、沖擊國家機關,攔截公務車輛,或者堵塞、阻斷交通的;
(二)攜帶危險品和管制器具的;
(三)侮辱、毆打、威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或者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的;
(四)在信訪接待場所逗留、滋事,或者將生活不能自理的人遺棄在信訪接待場所的;
(五)煽動、串通、脅迫、以財物誘導、幕後操縱他人信訪或者借機以信訪名義斂財的;
(六)其他擾亂公共秩序、破壞國家和公共安全的行為。
提示:這些事情壹定不能做!
打市長熱線也是上訪?
小明的父母只有小學學歷,爺爺奶奶沒上過學,不會寫字。對他們來說,寫信和上網有點困難。那“上訪”呢?妳可以打電話。如何獲得信訪電話號碼?
1.打開國-家-信訪局的網站,點擊“地方信訪部門”和“部委信訪部門”,就能查到各省、各部委的信訪情況。
2.打開各省市信訪局的網站,可以查到當地省市縣信訪部門和委辦局的信訪情況。
3.咨詢電話114。
溫馨提示:很多省市都開通了類似“12345”的省長、市長、區長熱線,這也是壹個信訪渠道。
不服處理意見怎麽辦?
小明對縣國土局的處理意見不滿意。我該怎麽辦?妳可以要求縣政府或市國土資源局進行審查。如果對復核結果仍不滿意,還可以向市政府或省國土資源廳請求復核,但都必須在規定時間內。
1.復查:在30日內請求原辦理機關的上壹級行政機關復查,應當在30日內作出書面復查意見。
2.復查:在30日內向復查機關的上壹級行政機關請求復查,應當在30日內提出書面復查意見。
另外,信訪處理也是有時限的。15天內不告知,90天內不結算,可以給差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