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企業能否將資金投入到高回報、見效快、風險低的項目中,對企業的生存和發展至關重要。要提高投資效益,就要不斷提高選擇投資項目的決策水平,提高管理能力,有效防範各種項目風險。1.投資效益的好壞是決定投資目的能否實現的中心內容。作為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投資在需求和供給兩方面都發揮著重要作用。壹方面,投資活動具有當期投資需求效應,即通過對各種投資產品和資源(包括人力資源)的需求,構成社會總需求的壹部分,拉動經濟增長;另壹方面,投資活動的結果會成為社會總供給的壹部分,以滿足社會未來可能的消費需求,這就是投資活動的供給效應。就企業投資而言,投資(直接投資)是將資金直接投入到經營性資產的生產中,如購買設備、建造工廠、購買生產原材料等。,以獲取投資利潤。它是企業使用資金的主要領域之壹,也是企業調整產品結構、實現產業升級、增強競爭力的主要途徑。從投資活動的全過程來看,每壹個投資項目都有壹個總體目標,即在壹定時期內,按照投資預算的要求,以最少的資金投入,實現資源的優化組合,搞好項目建設,並使之達到設計質量的要求,從而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因此,在選擇和分析投資項目時,應把項目的內部條件與外部環境、局部利益與整體利益、當前利益與長遠利益、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結合起來,圍繞投資效益這壹核心,綜合評價和分析項目系統各要素之間、系統與要素之間、系統與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和相互關系,從而實現既定的投資目標。2.投資項目決策依據和部分標準投資項目決策是指在充分掌握信息和經驗的基礎上,根據現實條件,借助科學的理論和方法,從多個可供選擇的投資方案中選擇壹個滿意的、合理的投資方案的分析和判斷。對壹個投資項目進行科學決策,除了宏觀的投資環境分析和微觀的項目經濟評價分析外,還應具體分析投資項目的風險,運用系統分析的原理,綜合考慮各方案的優劣,最後做出選擇。而且投資項目的決策是服務服從整體經營戰略的要求,與企業的技術發展戰略、產品開發戰略、市場營銷戰略、人力資源戰略密切相關。影響投資決策質量的因素很多,主要取決於決策信息、正確的決策原則、科學的決策程序和優秀決策者的素質。選擇投資項目的主要依據是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報告。投資項目的可行性研究不僅是投資項目本身的壹個工作環節,也是進行正確投資決策、項目設計和資金籌措的重要依據。可行性研究是對投資項目進行研究、分析、論證和評價,以確定項目是否符合技術先進性、經濟性和可行性的要求,並通過對項目收益和風險的計算分析,判斷投資和資金回收的安全性的壹系列活動。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作為壹種對項目進行科學分析和論證的方法,已被世界各國廣泛采用。可行性研究的結論是投資決策的重要依據。在分析和評價投資項目的可行性時,要把宏觀和微觀、靜態分析和動態分析、專業分析和綜合分析結合起來。投資項目可行性分析中的宏觀分析主要是對投資環境的分析,即對投資項目所處的政治環境、經濟環境、法律環境、社會文化環境、自然條件等進行分析研究。具體內容如下:①在選擇投資項目時,首先要了解項目所在地(國)的政治環境,包括項目的審批程序、政府機構的辦公效率、物資流通體制等,這些都與政府管理體制有關;(2)經濟環境對投資項目的影響;③法律環境。良好的法律環境可以有效保護投資者的既得利益,穩定投資者的投資方向,不斷擴大投資規模;④社會文化環境。社會文化環境的主要內容是指當地居民的人口和結構、生活習慣、教育水平、宗教信仰和價值觀等。⑤自然地理環境。主要分析項目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資源。對於地理位置,要分析交通便利程度、地質條件、氣候條件等。對於自然資源,要分析滿足投資需求的各種物質資源的情況。因此,運用工程經濟學和系統分析的原理,分析企業的投資決策,是降低投資風險,獲得合理的投資組合,選擇滿意的投資決策方案,保證企業預期投資收益的必要前提。企業的壹切經濟活動都應以獲取經濟效益和服務為中心。壹般來說,在評價和分析投資項目的經濟效益時,壹般有兩種方法:靜態評價法和動態評價法。靜態評價法是壹種不考慮資金時間價值的方法,主要用於項目方案的初選階段。靜態評價法具有簡單、直觀的優點,但缺點是沒有考慮各方案經濟壽命的差異和資金的時間價值。常用的有回收期法、投資回報率法和差額回收期法。動態評價法是壹種考慮資金時間價值的方法。這種方法更符合資金的運動規律,使得評價結果更符合資金的運動規律,評價結果更符合實際情況。常見的具體方法有凈現值(NPV)和內部收益率(IRR)。在確定投資項目的投資方案時,應用系統分析原理,從企業發展戰略的要求出發,綜合分析企業所處的環境和自身的綜合能力,確定投資目標。然後,從分析投資項目所處的投資環境入手,為實現投資目標,對項目的各個方面進行分析、比較和論證,選擇靜態分析指標(投資回收期和投資回報率)和動態分析指標(凈現值和內部收益率)作為項目的技術經濟指標,以降低投資風險,為投資決策提供堅實的基礎,從而全面提高企業的投資決策效果,實現企業的經營目標。在項目的技術經濟評價中,需要對產品的成本、市場銷售和銷售價格進行預測和分析。壹般來說,消費者的購買行為是由他們的購買動機驅動的,並受許多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可以分為兩類。壹個是外在因素,包括社會因素、經濟因素、企業因素,壹個是內在因素,即性格心理因素。因此,對消費者購買決策過程的研究可以影響投資的實現程度。3.投資項目的風險識別與防範投資者在進行投資決策時,不僅要考慮預期收益,還要分析比較投資風險。風險主要取決於投資回報的波動。通過適當的投資組合和投資資產的多樣化,可以分散非系統性風險。投資組合結構包括資產配置和投資組合優化,以達到既定投資目標下的最佳收益。由於項目投資具有時間長、金額大、決策復雜、影響投資效果的因素多等獨特特點,投資項目具有風險性。投資項目的風險包括政治法律風險、社會風險、經濟風險、技術風險和自然風險。根據投資項目的進展情況,項目投資的風險主要體現在:壹是項目前期開發階段可能導致投資損失的風險因素有:形勢不明朗、決策倉促;方法不對,估計不對;考慮不周,漏項;弄虛作假,不負責任;審核不細致,把關不嚴等。其次,項目實施階段投資損失的風險有:工期延誤;工程和設備存在質量問題;工程建設的組織管理不嚴。最後,項目運營初期的投資損失風險包括:經營環境的不利變化;忽視人員素質的提高和培養;管理制度不完善。目前,許多投資項目的可行性研究並不重視項目投資風險預測,僅局限於不確定性分析中的簡單風險技術分析,甚至僅依靠經驗和直覺做出主觀假設,不足以預測項目建成後可能出現的風險因素,為項目的實施留下安全隱患。因此,加強投資風險意識,在投資項目前期工作中做好可行性研究的風險預測,制定防範和化解措施,是避免決策失誤,不斷提高投資效益,實現投資項目科學化的根本保證。投資項目的風險預測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市場風險。不了解市場和變化趨勢,項目建設就成了無源之水。在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指導下,只有對投資的產業政策和產業環境進行梳理,才有可能避免重復建設,合理利用有限資源,做出最佳決策,獲得最佳投資效益。巨大的市場空間並不代表投資項目的市場份額。只有通過營銷策略的研究和實施,以及對行業競爭和潛在競爭對手的深入研究,才能準確找到適合項目產品的市場機會。(2)資源、原燃料和電力供應風險。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企業的投資活動需要協調資源與投資的關系。首先,從項目建設運營的客觀要求出發,要研究資源和產業鏈上下遊的約束;其次,從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角度,投資有利於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投資項目,減少各種浪費,走內涵式發展道路。因此,在項目的可行性研究階段,必須高度重視原材料特別是資源性原材料的儲存、開采或生產、消費和供應。項目所需原燃料和動力的供應條件和方式是否能滿足項目的生產需要並得到經濟合理的使用,並認真執行。(3)技術風險。投資活動作為企業不斷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之壹,不僅要在投資項目的可行性研究中處理技術的先進性和適用性。在技術可行的基礎上,充分考慮自主創新的空間。在投資項目中采用國內外先進技術,並在實際生產過程中消化吸收,就有可能產生自主創新的跨越式發展機遇,在市場需求的推動下,在壹定時期內集中人力資源和資金,有效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從而快速產生經濟效益。(4)資金風險。對於投資項目,籌資是在投資項目資本金先行落實後,根據投資項目的具體情況,籌集銀行信貸資金、非銀行金融機構資金和國外資金。加強投資項目融資的風險防範,需要分析融資渠道的穩定性,嚴格遵循合理性、有效性和科學性的原則。盡量選擇資金成本低的融資方式,降低融資風險。(5)投資和建設風險。投資項目的選址必須符合產業布局和城市規劃的要求,靠近原材料、燃料或產品的主要銷售地、水源和電源,交通條件和合作配套條件應方便、經濟。工程地質和水文條件應滿足項目選址的需要,總體布局緊湊合理,盡可能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投資設施的布局應符合國家現行的消防、安全、衛生、交通、環保、生態等方面的標準和規範,通過客觀、公正、科學的多點比選,取得較好的投資效益。投資項目還包括:項目管理風險、環境風險、人力資源風險、不可抗力等。本質上,風險貫穿於整個投資項目。通過提高投資決策水平,減少投資決策失誤造成的低水平重復建設,杜絕狹窄領域的過度競爭,完全可以從投資源頭控制投資方向和金額,減少各種投資浪費,不斷提高投資效率。同時,只有加強投資風險防範,規避各種隱性或顯性的投資陷阱,才能減少損失,實現投資收益最大化的投資目標。
上一篇:安全教育日活動總結下一篇:網絡安全課程論文精選5篇,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