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讓學生認識到網絡既有積極的壹面,也有消極的壹面。
2.讓學生增強對網絡不良內容的抵抗力。
3.正確對待互聯網,做壹個健康陽光的青年。
教學重點:
讓學生對互聯網有正確的態度,正確使用互聯網。
教學難點:
提高網絡自制力,讓學生適度上網。
教學方法:
教學法、討論法和演講法。
教學時間:
1課時
導讀:根據中國青少年網絡協會提供的數據,目前,小學生、初中生和高中生上網的比例分別為25%、30%和56%。網癮青少年約占我國青少年網民總數的13%,13-17年齡段的中學生成為重災區。網絡,壹把雙刃劍?它在無情地吞噬著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因為迷戀網絡,逃學、離家出走、搶劫甚至在網吧猝死、走上犯罪道路的情況時有發生。
壹、了解網癮,拒絕網癮
什麽是網癮?
網癮?可以用網癮綜合癥來形容。也就是他們對現實生活漠不關心,卻對虛擬的網遊、愛情、信息上癮、癡迷。它是壹個行為過程,也是行為發展的終點。心理學認為?網癮是壹種心理疾病;心理老師認為網癮是正常人的心理問題(特例除外)。網絡成癮可分為網絡交往成癮、網絡色情成癮、網絡遊戲成癮、網絡信息成癮和網絡賭博成癮。
2.網癮的危害
青少年患網癮後,起初只是精神上的依賴,後來發展成身體上的依賴。長期沈迷網絡會導致抑郁、視力下降、肩背部肌肉勞損、睡眠節律紊亂、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免疫功能下降。當妳停止上網時,妳會失眠、頭痛、註意力不集中、消化不良、惡心、厭食和體重下降。由於長時間在線,大腦高度興奮,導致壹系列復雜的生理變化,特別是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免疫功能下降,從而引發心血管疾病、焦慮、抑郁等。青少年正處於身體發育的關鍵時期,這些問題的出現會對他們的身體健康和成長產生很大的影響。網癮青少年最直接的危害就是上課不能專心,不能按時完成作業,失去學習的信心和興趣,甚至逃課輟學。網絡中各種不健康的內容也會造成青少年過分放縱自己,使他們的法律觀、道德觀變得淡薄,人生觀、價值觀扭曲。有網癮的青少年花光了學費和生活費,失去了人格和自尊,乞討錢財,欺騙家裏的父母,甚至發展成盜竊搶劫,最後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二、及早預防,樹立正確的網絡意識。
染上網癮的孩子,大多是自制力差,內心不理解,對學習厭煩的孩子。對於他們,壹定要讓他們改掉壞習慣,不要註重成績,更重要的是要對他們進行全面發展的教育,理解、支持、鼓勵他們,讓他們陽光、開朗、自信。這是前提。
1.幫助孩子了解網絡的虛擬性和隱蔽性。
眾所周知,在家裏,只要有網線,甚至沒有網線,我們就可以很方便地和世界各地的人通話,但妳永遠不知道他的真實情況。青少年沒有社會經驗,容易上當受騙。因此,家長要明確網絡是虛擬的,並告訴孩子辨別網絡騙局的技巧,讓孩子樹立正確的上網觀念。
2.限制上網時間和內容。
孩子最好每天上網2個小時,可以幫助孩子制定時間表,多做運動,不要老是在電腦前,對身體不好。還有,孩子的網上內容壹定要監控好。我們可以安裝壹些軟件定期截圖,或者查看瀏覽器瀏覽歷史等。,及時了解孩子對網絡的使用情況,將孩子瀏覽的內容引導到新聞、學習等方面。如果孩子年齡小,最好是父母陪著上網。
3.與孩子交流
經常和孩子溝通聊天,讓孩子傾訴煩惱,敞開心扉,尤其是內向的孩子,更應該取得父母的理解。不要讓他們把網絡當成交流和發泄情緒的唯壹對象。不要在孩子心裏孤獨,要學會傾聽孩子。
4.防止孩子在網吧上網。
網吧各種事故的新聞報道也很常見。那裏的環境,上網的人,人們在網上瀏覽的內容,都會對孩子產生各種不良影響。所以孩子去哪裏上網都不能去網吧。否則在網吧環境的影響下,他們的成長肯定是不利的,可能會染上網癮。而且壹次訪問之後,更有可能出現第二次、第三次。
5.壹旦染上網癮,壹定要及時戒除。
當孩子已經沈迷網絡無法自拔時,我們需要團結老師,關註孩子動態,避免繼續去網吧,說明其危害,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這也需要動員全社會和政府的力量來保障未成年人享有的權利。但作為父母,我們需要關愛孩子,讓孩子心中有愛,重視孩子的道德教育,讓孩子明白自己的人生價值取向。
網絡安全教育教案第二部分活動目的
1,網絡安全作為學校安全教育之壹,通過班會,讓癡迷網絡遊戲的學生深刻認識網絡的危害,調整心態,引導他們為中考而學習。
2.針對學生對電腦遊戲的喜愛和迷戀,我想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引導,引導他們把握遊戲。
3.讓學生認識到,作為壹名合格的中學生,在當今的網絡時代,我們應該利用網絡資源做好學習,提高自身素質。
活動形式:
班會活動
活動過程
首先,開場介紹
老師:同學們,我們今天班會的主題是網絡。隨著科技的發展,網絡在我們身邊變得越來越重要,越來越貼近人們的生活。思考:互聯網上有什麽?它給我們帶來了什麽?
第二,說說網絡
互聯網對青少年的積極影響;
1.互聯網為青少年提供了壹個獲取各種信息的新渠道。獲取信息是青少年上網的第壹目的,很多在學校難以啟齒的問題也可以在網上得到滿意的回答。互聯網巨大的信息容量最大程度地滿足了青少年的需求,為他們提供了最豐富的信息資源。
2.拓寬青少年的全球視野,拓寬他們的政治視野和知識,從而有助於他們全球意識的形成。通過上網,他們可以培養自己與各種人交流的能力;通過在網上閱讀各種有用的書籍,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
3.互聯網有助於創新青少年思想教育的手段和方法。利用網絡進行德育,教育者可以毫無顧忌地以網民的身份在網上與青少年交流,為德育工作者發現和識別青少年的思想,進行正面引導和全方位交流提供了壹種新的快捷方式。此外,青少年可以同時與多個教育者或教育信息保持快速互動,從而增加思想互動的頻率,線下預約、相聚,實現線上德育的滋養和補充,從而及時化解矛盾,溫暖人心,調動積極性,激發創造力。
第三,網戀
妳會在網上交朋友嗎?妳怎麽看待網民的作用?
案例壹,南京某高校英語專業學生,網名沙,被宜春經驗豐富的聊天達人畢冬冬的網上形象深深吸引,第三次見面就被殺。見了男網友三次就被殺了。
第二個案例,壹個女生和壹個男網友三個月內兩次懷孕,然後那個男的就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