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為什麽西學東漸反映了西方文化對中國文化的入侵?

為什麽西學東漸反映了西方文化對中國文化的入侵?

西學東漸是指近代西方學術思想傳入中國的歷史過程。雖然也可以指從古至今各種西方事物傳入中國,但通常是指明末清初和清末民初從歐美傳入學術思想。

這壹時期,中國人對西方事物的態度從最初的排斥,到逐漸接受西學,甚至要求“全盤西化”。在西學東漸的過程中,以西方哲學、天文學、物理學、化學、醫學和現代教育為媒介,以澳門、香港等通商口岸和日本為重要窗口。

分兩個階段編輯此段落

1,明末清初耶穌會傳教士的到來。

明朝萬歷年間,隨著耶穌會傳教士的到來,中國的學術思想受到了觸動。這個時候西方的科技開始快速發展,而中國的科技發展非常緩慢,大大落後於同時期的歐洲。傳教士在傳播基督教教義的同時,也引進了大量的科學技術。當時中國的壹些學者和皇帝接受了科技知識,但思想基本不受影響。這壹階段西學東漸,由於雍正的禁止。

這時,西學的引進主要是以傳教士和壹些中國人翻譯西方科學著作為基礎的。1605年,利瑪竇編纂了《幹坤體義》,被《四庫全書》的編者稱為“西學東漸中國的開端”。當時對中國的影響主要在天文學、數學和地圖學方面,因為只是在少數文人階層中流傳,大部分都藏在皇宮裏。

2.鴉片戰爭前後壹直到五四前後。

19世紀中葉前後,西方人開始再次進入中國,通過各種媒介從西方帶來新的知識。然而,由於鴉片戰爭和英法聯軍的刺激,清政府在公元1860年開始進行洋務運動,這也促使西方科學技術再次傳入中國。當時在中國的西方人主要采取“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但他主要關註西方先進武器及相關裝備的運輸,並沒有試圖學習西方的學術思想。因此,這壹時期學術思想的傳入主要是通過西方傳教士創辦的媒介和洋務機構為軍事目的翻譯介紹的書籍。

甲午戰爭後,由於中國面臨著國破家亡的命運,許多有識之士開始更加積極全面地向西方學習,出現了梁啟超、康有為、譚嗣同等壹批思想家。他們向西方學習了很多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知識,要求進行政治改革。這壹時期,大量西方知識傳入中國,產生了非常廣泛的影響。許多人通過翻譯日本人寫的書接受了西學。民國時期,對政治的不滿進壹步導致知識分子提出全盤西化的主張,在五四時期影響很大。這股西學東漸的浪潮壹直持續到當代。

編輯這段媒體

(1)中國西部人

西方人,包括傳教士、外交官、官員等。,影響了西學東漸。

1,傳教士

在明末清初西學東漸的浪潮中,傳教士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當時,以天主教耶穌會士(後來的方濟各會、多明我會等神父)為主的傳教士試圖將天主教傳入中國,同時引進西方科學和學術思想,翻譯了大量西方學術書籍,其中利瑪竇、朱利奧·阿勒尼、湯若望等人發揮了重要作用。

19世紀,西學東漸,新教牧師開始進入中國,天主教牧師也隨著口岸的開放而四處遊歷。他們創辦教會學校和醫院,創辦出版社,創辦期刊,翻譯大量書籍,為西學東漸做出了巨大貢獻。

2.來自中國西部的其他人

除了傳教士,很多來華的官員和探險家也成為了介紹西學的重要媒介,比如洋務時期戈登將軍對中國軍事的影響。主持海關稅務總局的赫德,在引進西方管理制度、書籍翻譯、引進最早的西方軍樂隊等方面都有影響。

(2)出國的中國人

1,旅行者、商人和外交官

明末清初,許多中國人隨傳教士前往歐洲,但早期並未留下相關文字,因此對西方文化的傳入影響不大。最早的記載是範守義(1682-1753)在康熙時期隨四位傳教士到羅馬,寫了壹本書《見屍》,描述了歐洲的政治制度、建築和風俗習慣。許多對利瑪竇等人的著作持懷疑態度的中國學者開始改變他們的觀點。商人謝在乾隆年間遊歷歐洲後,撰寫了《海錄》,記錄了歐洲的貿易、技術、人民生活和世界地理,這本書更廣為人知。

鴉片戰爭後,更多的中國人自己出國了。公元1840年代,商人林震寫了《西遊記》,描寫他的歐美之行。王韜,近代著名的政治思想家,1867年遊歷歐洲,1870年出版了《法蘭西概論》和《普法之戰》兩部著作。1879年的日本之行影響了他的各種想法。1876年,商人李貴赴美參加博覽會,寫了壹本書《環遊地球新記錄》,成為中國人環遊世界的第壹個敘述者,介紹了美國學術科技的發展。

由於洋務運動的推行,清政府於1866年派遣賓純等官員考察歐洲12國,並撰寫了乘車筆記。從1868到1870,滿人誌剛第壹次正式出使歐美,他寫的是第壹次出使太西。此外,早年訪問過濱淳的文同博物館同窗張得壹,多次遊歷歐洲,著有七本書《* * *》,對歐洲的社會和學術文化有較深入的描述。

光緒開始在國外設置使節後,更多的重要官員和知識分子前往歐美撰寫遊記,而且由於使節比普通旅行家停留的時間更長,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西方的思想文化,其中郭嵩燾、劉錫鴻、、、許、薛福成等人對中國的思想文化影響很大。甲午戰爭後,中外交通開放,出國成為普遍現象,不贅述。

2.國際學生

中國近代的留學生始於鴉片戰爭之後。早期留學生多為港澳地區教會學校的學生,並在國外進壹步發展。洪榕65438-0850去美國耶魯大學,黃寬65438-0848去英國愛丁堡大學。

也就是早期留學生的代表之壹。洪榕在學習期間感受到了中國社會文化的缺失,所以回國後,他希望更多的人出國學習西方的東西。在他的提議下,清政府終於在1872年選定了第壹批幼童赴美留學,次年又選定了第二批。高中畢業後,他們主要學習西方軍事和工業技術。雖然他們是清政府招收的,清政府在1881年改變了政策,但他們為西學的引進做出了貢獻,也影響了以後的留學生求學。其中最著名的有詹天佑、唐和。

另壹方面,從65438年到0875年,福建造船廠和北洋水師學堂的學生陸續被派往歐洲各國留學,對晚清西方海軍的研究做出了貢獻,但其中最著名的嚴復對其他西學的引進影響很大,而不是軍事。

與洋務運動相比,留學生的數量多為官方的,數量少且零星。甲午戰爭後,出現了留學日本的浪潮,出現了大量由政府資助、民間自行前往的留日學生,對日本學習西學有很大幫助。另外,1900之後,因為美國返還了部分庚子賠款作為赴美留學的資金,所以赴美留學的留學生大大增加了。在法國,1912年前後,李世曾和蔡元培發起勤工儉學,使很多人留在了法國。這些數量龐大的留學生直接接觸了西方教育,使他們能夠更直接地將西學引入中國。

編輯這段媒體

媒體是將少數知識分子學到的西學快速傳播給更多人的壹種方式。在近代西學東漸中,最重要的媒介是書籍、期刊、報紙等。

1,圖書的出版和流通

西文書籍的翻譯和寫作是西學東漸的壹個非常重要的媒介。各種已出版的書籍和介紹,見下面的書單和各個學科的相關內容。這裏主要討論書籍的出版和流通。

明末清初西學東漸時期,雖然出現了大量由教士和學者合著、翻譯的書籍,但這些書籍未能受到當時壹般社會的重視,也未能進入明末發達的商業出版業。因此,西學書籍雖然印刷出版,但主要是在少數感興趣的學者之間流傳。

自19世紀初,西方教會組織開始出版大量西文書籍。比如1843年,英國傳教士馬多克斯在上海創辦了莫海圖書館。墨海圖書館出版了壹批西方政治、科學和宗教方面的書籍,如《新約全書》、《大美國聯邦簡介》、《博物學新編》和新版。

1887年由傳教士和外商組成的廣學社是西學的又壹重要出版機構,出版和翻譯了大量政治、科技、史地、法律等方面的書籍。,尤其是1895以後,成為康有為等維新派的重要思想來源。

另壹個重要的翻譯出版機構是清政府在洋務運動的推行下成立的。其中,成立於1865的上海江南制造局翻譯的書籍最多,影響也最大,尤其是在科技方面。北京的文同博物館對國際公法、化學和法律方面的書籍影響最大。此外,福州船政局、開平礦務局、天津機械局和上海廣。

中國的民營出版社是從1897成立的商務印書館起步的。出於商業考慮,他們註重普及知識的介紹和配合新式教育的推廣而出版的新教材。同時,由於他們的出版社在全國各地設有分社和銷售點,為向更廣泛的公眾傳播西學新知做出了巨大貢獻。後來他們成立於1912。

關於書籍的流通,除了書店的書店之外,各種圖書館也在維新運動中開始推廣,希望改變中國官方私下保存書籍,不善於流通的傳統局面。最早的時候,改良派在全國各地成立社團,向公眾開放書籍,其中除了傳統的學術書籍,還借用了不少西文書籍。1902要求公共圖書館在各大學禮堂設立圖書館。1905年,湖南第壹所大型公共圖書館成立,西文藏書甚多。後來逐漸建立了各省。到了民國時期,公共圖書館和私人圖書館更加發達,在向民眾傳播新知識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2.期刊

與書籍相比,雜誌和報紙在傳播最新的西方知識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因為它們定期出版。

晚清前期的期刊多為教會期刊。中國最早的期刊是由英國耶穌會士馬禮遜和米利安在馬六甲創辦的《審視世俗》月刊,1815。雖然沒有在中國出版,但很多都傳到了中國。在中國,是由荷蘭神父卡爾·居茨拉夫(Karl gutzlaff)於1833年在廣州設立的東西學月考。內容介紹西方文化、新聞、文學等。在隨後的幾十年裏,傳教士們陸續創辦了各種期刊,但大多時間不長(五年是很長的壹段時間),發行量影響也較小。從65438年到0853年,理雅各和麥華佗在遠離家鄉的香港創立了。1854年,美國傳教士瑪戈特在寧波創辦《中外公報》。1857,墨海圖書館出版中文期刊《六合叢談》;1862年,英國耶穌會士在上海創辦《中西雜記》;美國牧師林樂誌(年輕

約翰

艾倫創辦的《中國教會報》(1874),廣泛介紹各種西方知識,持續時間長,發行量大。它是晚清傳播西學的重要媒介。1938年+0872年由北京京都石醫院創辦的《中國文選》是北京最早的期刊,此外,它也是北京最早的期刊之壹。19670.688686886617

傅蘭雅在上海創辦的《格致匯編》是中國第壹份科學期刊,對西方科學知識的介紹產生了重大影響。

在甲午戰爭1895的刺激下,中國人創辦的期刊大量湧現,多用於宣傳西方政治思想和學術。最早的有1895年康有為創辦的《萬國公報》(與林樂之創辦的同名),1896年創辦的《強刊》,以及同年梁啟超創辦的《時事報》。戊戌變法失敗後,清漪報於1898年在日本橫濱創辦,後於1901年被火燒停。與此同時,革命團體在日本有了人民報紙。這兩份報紙之間的爭論激起了讀者對政治事務的熱情參與,以及他們對許多西方政治、經濟和社會理論的了解。

辛亥革命的成功降低了晚清政治期刊的熱潮。《新青年》創刊於1915,代表了壹種以文化討論為主要目的的新型期刊。《新青年》等類似期刊對民國時期西方思想的引進產生了很大影響。

3.報紙

相比期刊,報紙多為報道性、商業性,缺乏深度知識。然而,由於它們出版時間快,發行量大,它們有助於廣泛傳播西方知識和新聞。在影響較大的報紙中,最早的是英國商人皮克伍德於1861在上海創辦的《上海新報》。其內容包括新聞和商業新聞。還有西方科技的介紹。1864《中外公報》、《時事目錄》和《陳德西報》在港出版。後來,另壹位西方商人美查(Ernest

Major)於1872創辦《申報》,後成為清末民國時期的重要報紙。雖然其內容主要是新聞和軼事,但也包括對西方思想和新聞的報道,以及在讀者投稿中對中西文化接觸的討論(著名的鐵路和風水之爭)。1874年,王濤在香港創辦《循環日報——世界》。

在1895之前,近代報紙的影響還僅限於沿海港口地區。但1895之後,這些報紙的發行量大增,比如《申報》版面增加,發行區域擴大,更多的報紙開始競爭,包括《上海新聞》、《時代》和《天津大公報》。而且報紙開始從早期的文言文吸引更多的讀者到更多接近口語的文字,清末全國各地出現了很多白話報紙,對西方新思想的傳播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編輯新學校的這段話

明末清初,牧師朱利奧·阿勒尼(giulio aleni)將歐洲各國的學校制度引入中國,但當時的學者對此並不重視,也沒有影響到中國的教育。

在晚清這股西學東漸的浪潮中,新式西式學校開始逐漸建立,成為學習西學的重要媒介。早期的西式學校大多是西方人辦的,尤其是教會辦的。最早的學校是馬麗遜學校,1839在澳門建立,在當時唯壹的口岸廣州也建立了類似的學校。鴉片戰爭後,教會學校在各口岸廣泛建立,天津條約後進壹步向內地發展。它成為西學在民間早期傳播的重要渠道。格致書院由徐壽和約翰·弗萊爾於1876年在上海創辦,是較早教授西方自然科學的書院。

在洋務運動中,為了培養相關人才,清政府也開始興辦新式學堂,最早的是北京的文同館和上海的粵館。後來,在全國各地建立了專門研究天文、電學、醫學和軍事的西式學校。這壹時期,教會學校也進壹步發展,開始淡化學校的宗教色彩,對西學的傳播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甲午戰爭的刺激和戊戌變法的倡導下,出現了大量的新式學堂,大量的傳統書院被改為新式學堂。1905科舉的廢除,使傳統私塾失去了主體作用,走向衰落或轉型。清末新政正式采用西方學制規範各級學校,學習西學的內容更加廣泛。

編輯香港、澳門和其他港口的特許權在本段中的作用。

澳門在明末被朝廷割讓給葡萄牙人,所以在明末清初西學東漸的過程中,西方傳教士經常把澳門作為中繼站,壹些學術思想也逐漸傳入中國內地,很多和西方人打交道的中國人也在澳門學習西方語言和文化。

1841年,香港在《南京條約》中被割讓給英國,使香港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澳門,成為溝通中西的橋梁。移居香港的中國人接觸到了英國的政治制度、法律、習俗、學術文化等。在這種環境下,誕生了中國近代許多具有新思想的知識分子,包括王韜、何啟、洪仁玕等人。

隨著清朝與西方國家不平等條約的簽訂,各地的通商口岸租界逐漸建立起來,產生了很多中西文化交流的渠道,尤其是上海租界,在租界生活的人們更直接的接觸到西方新的科技的東西,西式的政治法律制度,資本主義的經濟,西式的媒體,近代那麽多的新式知識分子,他們都是因為生活在上海而受到西學的影響。此外,活躍在各個口岸的買辦商人也因為商業需要,成為較早開始接觸西方語言和文化習俗的壹群人。例如,主張議會民主的鄭就是來自廣東港口地區的商人。

  • 上一篇:危害國防利益的行為有哪些?
  • 下一篇:抵押住房貸款利率表住房抵押貸款利率是多少?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