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最傑出的大學
3.最美的大學
4.對辦學持開放態度。
5.創新精神
6.人才培養質量
7.豐富的辦學實踐
1.最古老的大學之壹,武漢大學是中國最古老的大學之壹,文化底蘊深厚。學校位於有九省通衢之稱的湖北省武漢市。武漢大學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末湖廣總督張之洞於65438年至0893年創辦的自強學堂。1928年命名為國立武漢大學,是中國近代第壹批國立綜合性大學,歷史為119年。翻開中國近現代史,壹系列閃亮的名字都與武漢大學息息相關。
第二,武漢大學是中國最優秀的大學之壹。經過壹百多年的建設和發展,武漢大學奠定了堅實的辦學基礎和卓越的學術聲譽。無論是辦學規模和水平,還是綜合實力和核心競爭力,武漢大學都位居全國高校前列。2000年,四校合並,強強聯合,優勢互補,武漢大學學科建設邁上新臺階,綜合實力更強。十年來,學校綜合實力和核心競爭力不斷提升。2011,學校位列英國泰晤士報大學400強。學校的化學、工程、材料科學、物理、植物動物學、臨床醫學、藥理毒物學、環境科學、生態學等9個學科排名世界前1%。
3.最美大學第三,武漢大學是世界上最美的大學之壹,多次位居“中國十大最美校園”之首。學校靠近東湖,被珞珈山環繞。從窗口望去,碧波無邊,處處綠。宮殿式建築,中西合璧,氣勢恢宏,布局精巧,堪稱近代中國大學校園建築的傑作和典範。
第四,武漢大學是中國思想最開放的大學之壹。中外合作交流起步早,範圍廣。學校與全球45個國家和地區的391所高校和科研機構建立了合作關系。學校每年約有1500名學生在國外及海外高校學習交流。據了解,在歐美名校就讀的數理經濟與金融、生物基地班、生命科學與技術基地班的學生數量和比例都很顯著。
5.創新第五,武漢大學是中國最具創新活力的大學之壹。在中國開創分校教育;中國率先實行學分制、導師制、主輔修制、轉專業制、彈性學制、雙學位制等。,並實施了壹系列教學改革;建立了亞洲第壹個環境法研究所;吳達仁第壹個提出恢復高考制度;成立了第壹個社會弱者權益保護中心,這是中國第壹個法律援助;開發了中國第壹臺安全計算機;繪制了世界上第壹張南極內陸地形圖。在世界上首次研制出抗SARS多肽藥物;在全國高校中率先建立了規範的學生心理危機幹預機制。這種精神在武大的學生身上得到了體現和延續:中國第壹座核電站的總設計師歐陽瑜,中國研制人機對話第壹人,中國第壹臺大型電子計算機的首席技術官,中國第壹顆人造鉆石的創始人和於洪昌,中國第壹臺正負電子對撞機的研制者張嘉瑋和魏,中國第壹個“光纖通信產業”的創始人肖春華,中國期貨業的創始人等。
6.第六,武漢大學是中國最好的大學之壹。早在1948,英國牛津大學就發函確認平均成績80分以上的武大文、理科畢業生享受“牛津高級學籍”,也就是說,世界頂尖大學認可武大本科教育質量。經過100多年的實踐,武漢大學培養了近40萬高級人才,產生了壹大批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科學家、教育家、作家、藝術家和企業家。“武漢大學”是國內外人才市場的知名品牌,校友遍布全球。武大學生不僅就業面廣、人脈強,而且具有思維活躍、基礎紮實、工作踏實、素質高等特點,深受用人單位青睞。武漢大學本科畢業生就業供需比(畢業生人數與用人單位崗位需求人數之比)平均在1:10以上,總就業落實率在教育部直屬高校中壹直名列前茅。每年,近50%的本科畢業生繼續深造或出國留學。
7.豐富的辦學實踐:“知識在武大,人才在珞珈”。壹百多年來,不平凡的辦學經歷和豐富的辦學實踐,使武漢大學享譽海內外,名氣越來越大。也讓武漢大學對海內外學子越來越有吸引力,成為青年才俊向往的地方。“走進珞珈山和我的大學”是我們共同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