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未成年人實現參與權的重要途徑。

未成年人實現參與權的重要途徑。

參與權是指未成年人參與家庭和社會生活,就影響其生活的事項發表意見的權利。保證未成年人的權利能夠真正實現,是壹項具有基本價值的權利。參與權旨在使未成年人了解自己的處境,發展表達和處理事務的能力,是未成年人權益實現的重要條件。

(壹)未成年人的參與意識逐步增強。

強化權益意識,尤其是參與意識,是未成年人參與權實現的前提。2007年“未成年人權益調查”顯示,96.6%的未成年人知道和了解《保險法》,94.5%知道和了解《義務教育法》,91.1%知道和了解《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68.7%知道和了解《兒童法》。98.2%的未成年人知道110報警電話,86.3%的未成年人知道12315消費投訴電話,69.9%的未成年人知道12355青少年維權熱線。在權利認知上,95.4%知道自己有受教育權,89.9%知道自己有受保護權,80.7%知道自己有生存權,49.6%知道自己有參與權,47.5%知道自己有發展權。未成年人在權益受到侵害時,會通過各種方式和渠道維權。其中,82.4%的未成年人選擇告訴父母,69.9%的未成年人選擇告訴老師,48.8%的未成年人選擇向未成年人維權機構舉報,41.4%的未成年人選擇訴諸法律。以上數據表明,未成年人的權益意識有了明顯提高。

未成年人的參與意識明顯增強。2007年的未成年人權益調查顯示,92.5%的未成年人贊同“成年人應當尊重未成年人”,93.1%的未成年人贊同“父母在決定與我有關的事情時應當征求我的意見”,85.5%的未成年人贊同“參與社會事務是我的責任”,74.0%的未成年人贊同。84.2%的未成年人不贊成“社會事務非常復雜,我無力參與”,71.7%的未成年人不贊成“我無力影響政府的決定”,88.0%的未成年人對“他們參與家庭生活”感到滿意,65.2%的未成年人對“他們參與社會生活”感到滿意。

(B)未成年人的參與形式日益多樣化。

未成年人參與的形式和渠道多種多樣。未成年人可以通過少先隊和共青團組織、倡議、兒童論壇、網絡媒體、文字媒體、對話等渠道實現自己的參與價值。少先隊和共青團是我國未成年人廣泛參與的自治組織,是未成年人行使參與權的重要途徑。2000年下發的《關於做好少先隊幹部工作的通知》規定,少先隊幹部職務按照隊規實行民主選舉,新的中隊、班長幹部人選從沒有擔任過隊幹部的隊員中選拔。未成年人通過紅領巾理事會參與少先隊工作的討論,紅領巾理事會是少先隊以自身為主體的議事機構,對少先隊工作提出建議和問題。2005年,在全國少先隊工作委員會中首次成立了少先隊委員會,進壹步擴大了少先隊員的參與機會。目前,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都有少先隊。未成年人還通過學生會、學生會組織的各種座談會、知識競賽、社會實踐等組織發表意見,達到參與的目的。

許多由未成年人發起的行動在全國產生了廣泛的影響。上海市少先隊員1993發起的“手拉手幫扶活動”,至今已有約8000萬兒童參與,捐贈衣物3000多萬件,文具6000多萬件,書籍2000多萬冊,捐款5000多萬元,寄發慰問信4000多萬封。在北京壹位少先隊員的倡議下,全國未成年人廣泛參與環保活動,在15個省市發展了1000多個“壹張紙隊”和500多個“綠色銀行”,還培育了2008棵樹的“少先隊林”。

舉辦兒童論壇邀請兒童代表或兒童記者參加的做法得到了廣泛認可。如中國青少年發展論壇連續兩年設立兒童分論壇,邀請未成年人擔任論壇主持人,在大會上發言,參與討論,表達心聲。2000年6月,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中國青少年計算機信息服務網(以下簡稱“中青網”)和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研究所媒介傳播與青少年發展研究中心共同發起成立兒童表達中心,以Zhongqing.com、兒童表達中心網站為基礎組建兒童表達組織,鼓勵兒童通過電子郵件、信函、傳真等方式報道和評論新聞,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意見。2007年6月5438+2月,中國兒童代表團參加了在紐約舉行的聯合國兒童峰會,並應邀參加了在此期間舉行的“兒童論壇”。在這次論壇上,討論了與兩次專題互動圓桌會議有關的主要問題,並選出壹名男孩和壹名女孩在會議的閉幕會議上發言,他們的願景和問題在圓桌會議討論期間提出。2007年“未成年人權益調查”顯示,31.0%的未成年人通過網絡參與論壇,24.5%的未成年人有自己的主頁,28.9%的未成年人有自己的博客。

2007年,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近120個城市的未成年人參加了“人大代表、CPPCC委員與青少年面對面”活動,與NPC代表、CPPCC委員直接對話交流,反映自身訴求,從而將參與提高到參政議政的高度。

(3)未成年人參與領域不斷擴大。

未成年人參與越來越多的領域,尤其是家庭生活、學校生活和社會生活。

未成年人對家庭生活的參與越來越廣泛,他們可以對壹些重要問題提出意見或做出決定。2007年,全國婦聯對未成年人家庭教育進行了抽樣調查,結果顯示,同性伴侶的選擇、課外書的選擇、課外時間的控制、興趣的發展、與異性朋友的交往等五件事主要由未成年人決定。只有“上學還是擇校”、“飲食選擇”、“穿衣打扮”這三件事是家長意見主導的。在這三個主要關註父母意見的事項中,未成年人參與意見的比例也分別達到了21.8%、36.0%和42.1%。可見,隨著年齡和知識的增長,未成年人可以對自己的學習、發展方向、家庭生活中的壹些重要問題提出意見,與父母或其他監護人協商解決。未成年人權益調查顯示,38.2%的未成年人可以參與“家庭娛樂、旅遊等活動”的決策,31%的未成年人可以參與“家庭重大事項”的決策。

未成年人獲得更多參與學校生活的機會,掌握更有效的參與技能。未成年人權益調查顯示,半數以上的未成年人參加過學生社團或課外活動小組;54.4%的未成年人參加過“制定教學進度或教學計劃”;75.7%的未成年人參與過“制定班級或課外小組的活動計劃”;半數以上的未成年人參加過“制定校規校紀”和“校園建設”。他們參加各種形式的“體驗教育”活動,自發成立各種主題的“小紅領巾社團”,實行“少先隊幹部輪換制”,實行民主選舉制度。“中國兒童發展”調查數據顯示,民主選舉產生的少先隊幹部比例從1999年的65438+52.4%上升到2005年的59.0%,而教師或輔導員的任命比例從46.5%下降到34.6%。55.4%的孩子“非常願意”參加隊幹部選舉,55.0%的孩子贊成輪流擔任隊幹部;74.8%的城市未成年人表示擔任過班幹部或班幹部,農村未成年人擔任過班幹部或班幹部的比例為63.9%。未成年人也通過調查討論,積極為學校管理建言獻策。

未成年人的參與權在社會生活中越來越受到尊重和體現。未成年人關心社區發展,積極參與社區公共服務和社區環境建設。中學生附中擔任“區行政助理”、“居委會主任助理”,積極爭當奧運誌願者,組織各種社會公益組織,參與度提高,收獲頗豐。未成年人關註生態環境,通過各種方式積極參與環境保護。中學生積極參與保護母親河競賽——小論文、小制作、小建議,小學生參與爭做生態環境小衛士活動,激發了他們參與生態環境保護的熱情。未成年人關心國家的政治生活。在黨和政府的重大會議中,由未成年人組成的小記者報道團傳達未成年人的視角和解讀。壹些省市的未成年人參與了未成年人保護地方性法規的制定,將參與延伸到立法領域。

  • 上一篇:違反會計法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 下一篇:立案辦法最新立案辦法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