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來看看這些企業帶來了什麽問題,得到了什麽樣的回答:
01.環評審批試點改革有哪些?
①推進環評審批告知承諾制試點——對環境影響較小的城市基礎設施、社會服務等汙染相對較輕的19大類、95小類項目實行告知承諾制。
(2)全面清理環評審批前置條件——報告由60個工作日壓縮至20個工作日,報告表由法定的30天壓縮至10個工作日(法定公示期除外)。
(3)不斷修訂完善環境影響評價分級審批規定——進壹步將風電、印刷電路板、燃氣電廠、新建二級通用機場等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權限下放至區縣。
(4)發布《重慶市生態環境局關於印發重慶市未納入環境影響評價管理的建設項目類型的通知》——明確24類78個行業項目類型未納入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管理,依法取消建設項目環保驗收行政審批事項。
⑤建立重大項目環評咨詢服務機制。
02.什麽是告知承諾制?跟壹般的項目審批有什麽區別?
在滿足法定審批和公示時限的前提下,建設單位作出了守法承諾,環評文件的審批是“立竿見影”的。
告知承諾制,申請材料由6項減少到4項;取消了技術評價環節;將受理公示時間和審核公示時間合二為壹;審批部門不再進行實質審查,也沒有其他反饋。壹般在公示期滿後兩天內即可獲得回復。
03.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登記表有什麽區別?
前兩項需要環境行政主管部門審批,需要環評文件審批;環境影響登記表可以在網上備案,不需要生態環境局的建議。
04.排汙許可證制度改革後有什麽要求和變化?
(1)查詢《固定汙染源排汙許可證分類管理目錄》,確定企業是否納入排汙許可證管理。
(2)排汙許可證分類管理——重點管理、簡化管理、登記管理。
(3)在全國排汙許可證管理信息平臺上申請全國排汙許可證(公示相關法律法規、政策文件、標準規範、生態環境部門部分聯系方式)。
(4)取得排汙許可證後,需要註意六個方面-
核實排汙許可證信息是否與企業生產情況壹致;
懸掛執照;
進行自我監測;
賬戶管理(電子賬戶和紙質賬戶記錄期限不少於3年;危險廢物經營單位應當將臺賬記錄保存10年以上;危險廢物填埋處置臺賬記錄應永久保存);
實行執行情況報告制度;
信息披露。
05.原排汙許可證即將到期,已取得登記管理的類型,但未取得新的許可證。排汙許可證是不是沒有必要?
第壹,確認企業是否屬於登記管理類型。
其次,確認後取得登記回執的,即使排汙許可證相關工作完成,也需要向發證部門申請註銷之前的排汙許可證,排汙許可證失效。
06.實施廢氣深度處理,如何享受減免稅的紅利?
企業治理後能低於國家排放標準30%的,可給予25%的環保減免稅;
低於國家和地方排放標準50%的企業,可享受50%的稅收減免。
07.罰款可以延期分期繳納嗎?
近年來,隨著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采取積極措施幫助企業。對於企業來說,因為現在處罰額度比較高,如果有資金困難,包括生產經營困難,可以在執行期間申請,分期繳納。
執行期滿後6個月內,也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不予罰息。如果逾期6個月,罰息可能翻倍。
強制執行期滿後6個月內,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從輕處罰。如果到期在6個月以內,可以向法院申請不罰息,所以這個措施正在逐步推廣。
08.老工業園區汙水排放如何申請進入管網?
與園區溝通管網是否可以使用,運營商是否符合接管標準等。→找單位核實汙染物有沒有變化→找機構論證直接排放對汙水處理廠的影響→按規定完善程序。
09.汙水處理廠在線監控的超高排放是什麽?超標多少次算違法?
網上企業只要違法,不管超標多少倍都會受到處罰。
企業要先舉報,再查原因,積極解決,完善相關手續和材料。在線監測數據可作為執法依據,必須完成申報、核查、處置和上報。
10.非甲烷總烴需要繳納排放稅嗎?
揮發性甲烷總烴是典型的揮發性有機物,屬於稅收範疇。但涉及到企業排放,就要進行嚴格的成分分析鑒定,根據環保稅稅目19種揮發性有機物的規定,得出明確的結論。
11.重慶高速二環以內的園區企業可以申報、新建項目或進行技改項目嗎?
總的來說,重慶市發改委發布的《重慶市投資準入手冊》可能對這個區域的項目有壹定的準入要求。目前這份文件正在修改中,正在征求市級部門的意見,明年可能有望出來。
12.跨省的固廢怎麽辦?
需依法向當地省級生態環境部門辦理行政審批或備案。只要轉移到重慶以外的地方處置、貯存,都需要在當地區縣初審後向省生態環境廳提出申請,征求接收地省生態環境廳意見並征得其同意後,才能出具審批意見。
但從2020年6月65438+10月1開始,重慶率先與四川省建立白名單機制。事先以三類危險廢物為試點,將自身具備資質的企業納入白名單。白名單內的危險廢物轉移由兩省直接審批。
165438+10月6月,重慶進壹步與長江上遊雲貴川等四省市建立白名單機制,明年以後四省市之間危險廢物跨省轉移手續將進壹步簡化。
甘肅中北智匯咨詢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北智匯咨詢)圍繞客戶需求不斷努力,與客戶精誠合作,在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項目建議書、商業計劃書、水土保持方案、資金申請報告、(國家、省、市)項目申報、穩定性評價報告、項目申請報告、項目評估、市場調查分析報告等領域打造綜合專業優勢,主要服務於甘肅、青海地區企業。
我們秉承“誠信第壹,質量第壹”和“客戶利益高於壹切”的職業道德理念,深入了解客戶需求並積極匹配客戶意圖,主動承擔責任,不斷努力提升客戶體驗和滿意度,成就客戶,實現與客戶的長期合作與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