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武漢大學簡介
武漢大學是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大學,國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首批“雙壹流”高校。
武漢大學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893年,湖廣總督張之洞應清政府邀請創辦自強學堂。經過傳承演變,於1928年定名為國立武漢大學,是中國近代第壹批國立大學。從65438到0946,學校形成了文、法、理、工、農、醫六個學院的辦學格局。新中國成立後,武漢大學受到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1958,毛澤東主席訪問武漢大學。1993年,武漢大學百年校慶之際,江澤民等黨和國家領導人題詞祝賀。改革開放以來,武漢大學在國內高校中率先進行教育教學改革,各項事業蓬勃發展,綜合實力明顯增強。從65438到0999,世界權威期刊《科學》將武漢大學列為“中國最傑出的大學之壹”。2000年,武漢大學與武漢水利電力大學、武漢測繪科技大學、湖北醫科大學合並,組建新的武漢大學,掀開了學校改革發展嶄新的壹頁。十年來,學校綜合實力和核心競爭力不斷提升。2018年,學校在QS世界大學排名中排名第257位。
回顧過去,我們為取得進步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董、陳潭秋、羅榮桓在此指點。辜鴻銘、竺可楨、李四光、聞壹多、郁達夫、葉聖陶、李達等。曾在此激發寫作靈感。百年來,武漢大學匯聚了中華民族近代史上許多精彩篇章,形成了優秀的革命傳統,積澱了豐厚的人文底蘊,培育了“自強不息、忠誠求實、創新進取”的大學精神。
武漢大學學科齊全,綜合性強,特色明顯,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等12個學科門類,學校設有人文、社會科學、理學、工學、信息科學、醫學等六大系34個學院(系)。本科專業123。5個壹級學科和17兩個學科被認定為國家重點學科。6個學科為國家重點(培育)學科。46個壹級學科擁有博士學位授予權。57個壹級學科擁有碩士學位授予權。博士後流動站42個。有三家壹級附屬醫院。
武漢大學名師雲集,人才濟濟。學校現有專任教師3700余人,其中專任教授2800余人。擁有中國科學院院士11人,中國工程院院士7人,歐亞科學院院士3人,人文社科高級教授9人,“973工程”(含國家重大基礎研究計劃)首席科學家22人,“863工程”領域專家6人,國家創新研究群體7個,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65人,65438+。新世紀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獲得者23人,*獎勵計劃特聘教授52人,*獎勵計劃教授6人,*和創新團隊發展計劃創新團隊9個。
武漢大學科研實力雄厚,成果突出。學校擁有4個國家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國家領域科學觀測研究站、2個2011協同創新中心、1國家高端智庫、9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和5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還擁有8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0個國家基礎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基地、10個國家實驗教學示範中心、3個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個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定期出版36種專業期刊。
2000年以來,學校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發明獎、國家科技進步獎69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SCI論文數和項目數居全國高校前列,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評選獲獎人數居全國高校前列。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教育部社科項目在全國高校中名列前茅,數十項成果獲得國家“五個壹”項目獎、國家圖書獎、中國圖書獎。學校連續十余次獲得深圳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優秀產品獎(交易獎)、優秀組織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