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契稅條例的規定,房屋買賣要向國家交納契稅,征收的標準是按房屋買賣成交價的3%~5%收取,全部由買方負擔。
2、印花稅
對房屋買賣雙方要繳納印花稅,印花稅要貼在房屋買賣契約正本上,按照房屋買賣成交價的0.3‰交納。
3、營業稅
在中華人民***和國境內,轉讓土地使用權、銷售不動產的單位和個人,為營業稅的納稅義務人,應納稅額為轉讓土地使用權、銷售不動產及其他附著物營業額的5%。
4、城市維護建設稅
繳納增值稅、營業稅的單位和個人,是城市維護建設稅的納稅義務人。它以納稅人實際繳納的增值稅、營業稅額為計稅依據,分別與增值稅、營業稅同時交納。納稅人所在地在市區的,稅率為營業稅稅額的7%;納稅人所在地在縣城鎮的,稅率為5%;納稅人所在地不在市區、縣城、鎮的,稅率為1%.
5、教育費附加稅
這是國家為發展教育事業、籌集教育經費而征收的壹種附加費,依營業稅額為計費依據,稅率為3%。
6、土地增值稅
轉讓國有土地使用權、地上建築物及其附著物並取得收入的單位和個人,都要繳納土地增值稅,土地增值稅實行四級超額累進稅率。應納稅額=增值額×適用稅率增值額=轉讓收入-扣除項目金額轉讓收入包括貨幣收入、實物收入和其它收入。
7、房產稅
房產稅是對坐落在城市、縣城、建制鎮和工礦區範圍內的房產征收的壹種稅收.房產稅的計稅依據分為房產余值和租金
收入兩種:
①企、事業單位的房產不論自用還是出租均以房產評估值(沒有房產評估值的按房產原值)壹次扣除30%後的余值計算繳納房產稅。
②其他單位(免稅單位或房產管理部門)和個人出租的房產以租金收入為房產稅的計稅依據。
房產稅實行的是比例稅率:
①以房產余值為計稅依據的,稅率為1.2%。
②以租金收入為計稅依據的,稅率為12%。
計算公式:
①房產稅應納稅額=房產評估值×70%×1.2%或:房產原值×70%×1.2%
②房產稅應納稅額=租金收入×12%
拓展:
常見的房屋買賣糾紛
1、定金糾紛
定金糾紛是房產糾紛中的壹個很常見的種類,合同簽訂時定金壹定要以書面的形式進行約定才有法律效力。定金的約定要全面,特別是對定金退回的適用情況進行明確的說明。如果購房者不履行債務,沒有權利要求售房者返還定金。售房者如果不履行債務,需要向購房者返還雙倍定金。
2、壹房二賣糾紛
壹房二賣也是房產交易中常見的糾紛,簡單來說,壹房二賣就是售房者將同樣的房子賣給兩個人。避免壹房二賣,需要註意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購房者要保證定金是交給售房者;其次,查看售房者的身份證明、房屋所有權情況,最好將房屋所有權證書提存;第三,房子交易的款項不要壹次性付清;最後,網簽要及時。
3、二手房買賣中承租人糾紛
合同簽訂完之後,很可能會出現承租人主張優先購買權,而導致原先的買賣合同無效,因此為購房者帶來了壹系列的糾紛。所以,購房者買房之前,壹定要做好調查,確保是否有承租人的存在,如果有,應該要求承租人放棄優先購買權的書面承諾。
4、房屋質量糾紛
房屋質量壹般在房屋交付之後購房者才容易發現,比如壹些裂縫、滲漏等問題。如果您遇到這樣的情況,有以下解決辦法:第壹,向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投訴;第二,雙方協商調解;第三,向仲裁機構提起仲裁;第四,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己正當權益。
5、中介費糾紛
很多人買房是通過中介,因此通過中介簽訂的房屋買賣合同很有可能因為壹些原因無法履行,這個時候購房者想要要回中介費,但是中介機構卻不退。對於這樣的問題,需要具體分析,應該查看合同沒有履行的原因是否是中介方面的問題。簽訂協議的時候,最好在協議中約定好中介費的退回情況。
三、房屋買賣合同追訴期多久
房屋買賣合同糾紛向法院起訴的,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訴訟時效是3年,從當事人知道權利被侵犯時開始計算。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
第壹條 為了加強稅收征收管理,規範稅收征收和繳納行為,保障國家稅收收入,保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凡依法由稅務機關征收的各種稅收的征收管理,均適用本法。
第三條 稅收的開征、停征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依照法律的規定執行;法律授權國務院規定的,依照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
任何機關、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擅自作出稅收開征、停征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和其他同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決定。
《中華人民***和國民法典》
第壹百八十八條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