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企業籌建期間,與籌建活動有關的業務招待費可按實際發生額的60%計入企業籌建費用,並按有關規定在稅前扣除;
發生的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可按實際發生額計入企業籌備費用,按有關規定在稅前扣除。(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稅務總局公告第15號(2012)五、《關於籌建期業務招待費等費用稅前扣除問題》。
2.籌建期末,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業務招待費,按照金額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的5‰。
也就是說,允許稅前扣除的業務招待費,按照銷售(營業)收入的60%和5‰兩者中較低者確定。企業全年無銷售(營業)收入的,生產經營期間的業務招待費壹律不得稅前扣除。
(依據《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四十三條)。
最後,稅法中沒有明確規定籌建期和生產經營期的界限如何劃定。壹般認為,準備期是指企業被批準開始生產經營(包括試生產和試運行)之日起的期間。
自企業開始生產經營(包括試生產、試運行)之日起進入生產經營期。
現行稅法規定:
實施條例第四十三條明確規定,企業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業務招待費,按照發生額的60%扣除,最高不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的5‰(千分之五)。
業務招待是以聯系業務或促進銷售、處理社會關系等為目的而經常發生的業務。新的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改變了以前的扣除比例。業務招待費作為企業生產經營的合理費用,按照會計制度可以據實列支,稅法規定在壹定比例內可以在所得稅前扣除,超過標準的部分不能扣除。
稅務機關要求提供證明材料的,應提供足夠的有效憑證或資料,證明企業扣除的業務招待費真實發生。不能提供的,不得在稅前扣除。證明材料的內容包括支出金額、業務目的、與演藝人員的業務關系、娛樂時間和地點等。
企業投資者或職工的個人招待費、業余愛好費不得作為業務招待費申報扣除。
擴展數據:
業務招待費是企業為業務經營的合理需要而支付的招待費。
在這次財務制度改革之前,我國各類企業的業務招待費沒有統壹的標準。除外商投資企業所得稅法中業務招待費支出標準外,其他各類企業基本沒有標準(1992年6月頒布的《股份制試點企業財務管理若幹問題的暫行規定》采用了外商投資企業標準)。
國有企業的業務招待費由省、自治區、知止市財政部門根據企業生產經營規模等不同情況確定,企業招待費在限額內報銷,年終審計。
這種管理方式不利於為各類企業創造平等競爭的外部環境,也不利於政府職能轉變和加強金融監管。這次財務改革統壹了各企業的業務招待費標準。
參考資料: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百度百科?
關於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若幹稅務處理問題的公告-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