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勞動合同法》等法律規定,員工在工作中受到意外傷害,施工單位應當承擔責任。在裝修過程中,如果裝修工人因工作環境、設備、操作不當造成事故,施工單位需要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傷害賠償壹般分為經濟損失和非經濟損失兩部分。經濟損失包括醫療費、護理費、誤工費、交通費和其他直接費用;非經濟損失是指傷害人的精神痛苦,喪失勞動能力所帶來的社會價值。但如果勞動者是自由職業者,即通過勞動合同與施工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則需要通過合同約定其工作所涉及的風險和賠償責任。施工單位避免事故也很重要。施工單位應當依法建立相關安全管理制度,並采取對作業人員進行安全防範培訓等必要措施,確保在裝修過程中最大限度減少事故發生。
如果裝修工人事先堅持壹個不安全的操作,造成事故,雙方應該如何協商?如果裝修工人明知不安全仍堅持某項操作,造成事故,實際責任應由工人自己承擔。雙方可以通過協商解決爭議。如果協商不成,可通過調解、仲裁或訴訟解決爭議。
裝修過程中發生事故,會給受害者及家庭帶來極大的傷害,施工單位應當依法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為了避免這類事故的發生,施工單位需要有相應的安全管理制度,對工人進行必要的安全防範培訓,確保裝修過程中的安全。同時,也要加強對自由職業者的安全告知和約定,降低因操作不當引發事故的風險。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幹問題的解釋第十條承攬人在完成工作期間造成第三人損害或者自身損害的,定作人不承擔賠償責任。但是,定作方對定作、指示或者挑選有過錯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