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委同學們:晚上好!首先,我想指出對方剛才論點中的兩個錯誤:第壹,對方辯手說他們的法律是理性的。請問對方辯手,法律上有理性和感性之分嗎?第二,對方辯手說道德是有階級烙印的。請不要忽視法律的本質是階級統治的工具。法律不是有階級烙印的嗎?我們認為社會的發展主要依靠德治。原因如下:第壹,德性包括政治品質、思想品質和道德品質。“道德”是社會意識形態之壹,是人們共同生活、共同行動的規範和準則,是全體人民普遍認可並自覺遵守的行為準則,用以規範全體社會成員的行為,提高全民族的道德水平,保障社會健康發展。統治者在立法時總是盡力選擇壹個社會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道德規範,通過立法程序成為法律。道德不僅是立法的基本原則,法律規範也是由道德規範轉化而來的。因此,法律是強制性的道德。二、什麽是德治?德治包括要求國家的壹切官員和行政人員都是有道德的人,要求統治者踐行“德”,即“為官不為,不為令而為”;要重視道德威信和羞恥感,從內心築起抵禦壹切誘惑的堅固防線。第三,任何社會的發展都離不開道德宣傳和規範。只有道德才能保證立法的公正性和執法的整潔和守法意識。法律的創始人孟德遂曾說:“君主政體中支配和統治壹切的是法律的力量,專制政體中始終高舉君主的鐵拳。”沒有道德的支撐,知法犯法的現象會越來越多。沒有道德的支撐,法律制度再嚴格,法典也只會名存實亡。以德治國是時代的呼喚。修身,齊家,治國,修身,天下第壹。子曰:“以德治國,如北辰,乃群星所居。”希望大家能明白,法律只是維護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