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元宇宙的定義
在本書中,引用了“超宇宙”的幾種不同定義,但沒有壹種比馬修·鮑爾的定義更簡潔明了。作為世界上最早、最全面的“專業人士”,他認為:
“元宇宙是壹個大規模、可互操作的實時渲染3D虛擬世界網絡,可以由數量不限的用戶同步、持續地體驗,這些用戶具有個人現場感,並具有數據連續性,如身份、歷史、權利、對象、通信和支付。”
元宇宙(Metauniverse)是由實時渲染的三維虛擬世界組成的大規模、可互操作的網絡,可由有效且無限數量的用戶同步、持續體驗,在身份、歷史、權利、商品、通信、支付等數據上具有個人存在感和連續性。
馬修·鮑爾(Mathew Ball)特別列舉了三種對元宇宙的常見誤解,它們被錯誤地描述為虛擬現實、視頻遊戲或在線制作工具。其實這些只是元宇宙的壹部分,或者相關的軟件設備,並不是元宇宙的全部內涵。
第二,背景
元宇宙的出現不僅有技術發展的支撐,也適應了新興消費群體不斷變化的需求。
(1)M代
M代指的是伴隨著互聯網和智能手機成長起來的壹代。他們出生在1995到2010之間。他們的特點是幾乎不缺乏物質,更多的是精神需求,樂於享受和創造。
M世代的亞文化圈包括:二次元、國風國潮、遊戲電競、酷事、硬核科技、宅男、cosplay、寵物、新舞曲、新藝術、新運動、街頭場等等。
元宇宙中的虛擬商品自然吸引了M代的註意..
(2)技術發展
元宇宙的興起與網絡、圖形、人工智能等技術的快速發展密切相關。代表技術和產品有:5G通信、Wi-Fi 6、雲計算、區塊鏈、智能手機和可穿戴設備。
元宇宙借用了超大陸的地理概念,指的是那些提供元宇宙基本元素的平臺,包括數字創作、數字資產、數字交易和數字消費。代表性的超級大陸有:軟件系統的iOS和Android,圖文信息的微信,短視頻的Tik Tok,遊戲的Roblox,跨硬件平臺的鴻蒙系統操作系統,軟件和數據之間有統壹平臺的以太坊。
與之前的網絡世界不同,超宇宙的大部分內容都是用戶自己創造的。易於使用的制作工具降低了用戶的創作門檻,為元宇宙提供了豐富的數字內容。這也是抖音短視頻吸引用戶超過微信的重要原因。
三、需要註意的問題
?“超宇宙”是壹個正在發生、不斷變化的全新事物,這也帶來了壹系列新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哲學
“超宇宙”完全可以想象成壹個由信息組成的網絡。“元宇宙”的參與者包括生物人、電子人、數字人、虛擬人和信息人,他們最終都進化成了有機人和無機人。人工智能和生物基因技術的結合形成了所謂的“後人類”。這個“後人類社會”的形成過程,也可以看作是生命形態從“碳基生命”向“矽基生命”的過渡。
腦機接口讓數字技術可以直接理解大腦的指令;外骨骼直接增強人的體力。如果我們把人類和智能機器結合起來,我們就可以兼具兩者的優點,成為半機械人。再者,隨著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未來可能會出現“矽片+人工智能+鋼骨架+橡膠皮”形式的矽基生命。
壹旦生命形式發生了徹底的變化,無疑會產生深遠的哲學問題。
(2)規則
如何形成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的良性互動與發展,從觀念、技術到文化層面的互補與平衡,形成新的文明生態,是人類在元宇宙時代必須面對的挑戰。
超宇宙和現實世界壹樣,必須堅持正確的價值取向,維護和諧的秩序,避免網絡暴力和犯罪。這需要對元宇宙的整體規則進行必要的設計,並在虛擬環境中建立道德和法律規範。
⑶經濟
元宇宙經濟要素包括數字創造、數字資產、數字市場、數字貨幣和數字消費。超宇宙中的經濟規則與現實世界中的非常不同。沒有實物的生產和運輸,現金不直接用於消費,無法用很多傳統的經濟理論來分析。
傳統經濟學的基本假設是:資源稀缺,經濟個體自利,經濟個體理性。超宇宙的數字資產幾乎可以無限復制,成本極低。不僅是用戶在創造商品,人工智能也在創造商品,商品的價值是由用戶的喜好決定的。那麽,對於元宇宙來說,勞動決定價值、邊際效益遞減等經典理論已經不再有效。
此外,技術創新也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新問題。比如區塊鏈的分布式賬本機制,打破了中心節點壟斷信息的霸權,同時也讓大型互聯網公司在追求商業利益的驅動下,形成了新的壟斷。Roblox發行的供內部消費的貨幣可以提取。這無疑為洗錢提供了便利,存在很大的突破金融監管的風險。
因此,新經濟理論的研究和經濟調控手段需要相應發展。
總結
這本書內容有堆砌之嫌,只是壹本迎合元宇宙的暢銷書。但元宇宙本身處於眾說紛紜、不斷變化發展的狀態,通過對書中收集的壹些材料進行整理分析,可以獲得壹些關於元宇宙的線索。俗話說,擇其善而從之,改其不善。總之,壹個新事物的產生和發展壹般都不是壹帆風順的。既要看到其未來的趨勢和潛力,又要謹慎應對可能出現的風險,充分發揮元宇宙的良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