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浙江高考理科生,女,想學法律。有哪兩個比較好的學校?

浙江高考理科生,女,想學法律。有哪兩個比較好的學校?

浙江高校法律實力調查

壹、浙江高校法學研究主體:杭州大學法律系——浙江大學法學院。

浙江大學法學院最早成立於1945年8月,在老浙大。1999年8月,原杭州大學法律系、原杭州大學政治部、原農業大學社科系、原浙江醫科大學社科系、原德育系等9個單位合並,組建新的浙江大學法學院。其中在公法、法理學、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人口與發展、中外政治制度比較等方面的研究處於國內先進水平。

學院擁有憲法學和行政法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和思想政治教育博士學位授予權,法學理論、憲法學、行政法學等11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此外,還有法學碩士(JM)和“兩課”教師碩士培養項目。法學院有三個本科專業:法學、政治學與行政學、行政管理學。

2006年9月25日,臺灣光華集團尹衍梁先生與楊偉校長在浙江大學簽署協議,並互換了協議文本。根據協議,雙方旨在“建設具有世界壹流水準的法學院”,培養具有“法律職業典範、追求社會正義”品質的壹流律師。光華教育基金會捐資1億元建設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並將學校選址在浙江大學之江校區——美倫美奐。壹個全新的引進先進國家辦學模式的法學院即將在浙江大學之江校區誕生。這不僅是浙大法學學科值得紀念的壹天,也是浙大全校值得紀念的壹天。可以預見,浙大法學院將突然闖入壹個全新的時代。可謂是浙大法學院的“光華時代”。

二、浙江省屬高校法學研究的主力軍——寧波大學、浙江工商大學、浙江工業大學

寧波大學法學院

成立於2000年5月,18,由法律部、社科部、德育中心合並而成。法律系是1986在北大法律系的幫助下成立的,起點高,是寧波大學最早成立的八個系之壹。

學院現有民商法、經濟法、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5個碩士專業學位點。此外,還與文學院建立了中國近現代史碩士學位項目。目前浙江省重點學科(民商法)1個,市級重點學科2個。

學院現有專任教師80人,其中講座教授1人,教授11人,副教授25人。有22名教師擁有博士學位,正在攻讀博士學位。憲法學和經濟法課程成為浙江省精品課程。

學院以民商法為主要發展方向。目前民商法已成為我校、寧波市、浙江省三級重點學科。民商法碩士專業是浙江省首個民商法碩士專業。

寧大法學院的學生給人的感覺是積極創新。2000級法學專業本科生尚聰聰就是他的代表。2003年,他分別參加了在香港和裏約熱內盧舉行的兩次國際學術會議,並獲得了聯合國區域預防犯罪研究所654.38港幣+50萬英鎊的研究經費。

浙江工商大學法學院

現在的浙商大學法學院是2001年6月由原杭州商學院法律系和浙江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合並而成。是目前省屬高校中規模最大的法學院,也是全省法律人才培養和法學研究的重要基地。

學院設有訴訟法、民商法、國際法、經濟法、碩士學位授予權四個專業。

現有教職工79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22人。學術力量主要是中青年學者,如浙江中青年法學家羅文艷教授。

這是壹所年輕的學院,充滿活力。

浙江工業大學法學院

浙江工業大學法學院起步較晚,目前的法學院是2004年政治學院和公共管理學院分離後成立的。成立後實現了超常規發展,師資隊伍不斷充實,學科建設不斷加強,科研水平不斷提高,正在向省內壹流、國內知名的目標邁進。

該學院目前擁有程序法碩士學位。訴訟法學和刑法學的研究和學術水平在浙江省處於領先地位,其中訴訟法學學科帶頭人、法學院院長張旭同誌兼任省法學會副會長(全省僅有浙大法學院和浙工大法學院兩位院長)。

學院* * *現有專業教師28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8人,講師和助教18人。35歲以下具有研究生學歷的青年教師比例高達90%。

浙江工業大學法學院與西南政法大學關系密切,充分利用西政的師資力量培養研究生層次的人才。

目前省內高校也有法學碩士專業學位點:浙江師範大學法學(馬克思主義理論、社會學、民商法學碩士專業學位點)、浙江財經大學(經濟法、中國馬克思主義研究)、杭師大(民商法、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中國馬克思主義研究)、浙江林學院(環境與資源保護法、中國馬克思主義研究)、中國季良大學(經濟法)等。

三、浙江高校法學學者的主要介紹:

胡建渺教授。

1957 11出生於浙江省慈溪市。1982畢業於杭州大學哲學系,1986考入中國政法大學,碩士。1990年6月任杭州大學法律系副主任,同年晉升副教授,1992年6月任教授,1995年6月任法律系主任,同年任杭州大學法學院常務副院長。長期從事行政法學本科教學和科研工作,在全國處於領先地位。1995 65438+2月,被中國法學會、中國法學交流基金會評選並授予全國“傑出青年法學家”稱號。

孫笑俠教授。

1963年8月出生於浙江溫州,1980年考入杭州大學法律系,1984年獲法學學士學位,1990年獲武漢大學法學碩士學位,2000年獲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法學博士學位。1984至今在杭州大學法律系任教,1993晉升副教授,1996晉升教授並任法律系主任,1999年7月至今任浙江大學法學院副院長,2001至今任博士生導師。他曾在歐洲和亞洲著名大學的法學院訪問或授課。現從事法理學和公法研究,浙江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副院長、法學系主任。2002年被評為“第三屆中國傑出中青年法學家”。

林來梵教授。

1963出生於福建福州,1983畢業於福建師範大學。他是上世紀80年代赴日留學的中國留學生,在日本待了8年左右。曾就讀於大阪外國語大學東亞研究學院、立命館大學法學院,2001被浙江大學作為海外人才引進,現為浙江大學法學院。主要從事憲法學、比較法和法律方法論的研究。現任中國法學會憲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法學會比較法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行為法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法學會法理學研究會理事。他在中國和海外的法律界都有著重要的影響和學術地位。

附:近代以來浙江著名法學家名單;

壹、晚清的“二神”——歷史的輝煌

以下兩位是全國敬仰的法學大師,也是歷史上浙江法學研究的輝煌。

沈家本(1840—1913),晚清著名法學家、立法者、法學教育家,生於1840鴉片戰爭時期,卒於辛亥革命後兩年。他壹生經歷的70多年,是中國近代史上不平凡的時期。他出生在江南水鄉貴安(今浙江湖州)。同治四年(1865)舉人,光緒九年(1883)進士。自24歲起,在刑部工作,“自此潛心研究法學”,歷任天津知府、山西省法官、刑部左侍郎、司法部右侍郎、國家顧問委員會副會長等職,壹生致力於法學研究。他精通舊法,學貫中西。在生命的最後十年,他擔任清末修律大臣。他不畏強權,力推民意,銳意改革,對中國法律的近代化和中國近代法學的興起起到了承前啟後的作用。他是中國現代法律的創始人。

沈鈞儒,字秉夫,號衡山,是中國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法學家和教育家。原籍浙江嘉興。1875 1.2出生於江蘇蘇州。光緒陳佳(1904)是壹位學者,次年赴日學習政治和法律。回國後,他參加了辛亥革命和反對北方戰爭的鬥爭。1935主持成立上海文化救亡協會。次年,他主持成立各界救國聯合會,發起抗日救亡運動。11年6月被國民黨當局逮捕,是著名的“七君子”之壹。1941年,代表救國會參與籌建中國民主同盟(後改名為中國民主同盟)。新中國成立後,他擔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副主席、最高人民法院院長、NPC常務委員會副主席,並從65438年至0956年擔任民盟中央主席。6月11日病逝於北京。沈鈞儒先生熱愛* *生產黨和社會主義,周恩來總理稱贊他為“民主革命左派的旗幟”、“愛國知識分子的楷模”。

二。史久鏞--第壹位擔任國際法院院長的中國人。

史久鏞(1926 ~)是中國的國際法學家。1926 10 10月9日出生於浙江寧波。早年就讀於上海聖約翰大學,獲政治學學士學位。後來去了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研究生院,拿到了國際法碩士學位。1951畢業後留校學習國際法。回國後任國際關系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國際法研究員,外交學院國際法副教授,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對外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委員。後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法律顧問,外交學院兼職教授,中英聯合聯絡小組(香港問題)中方代表處法律顧問,中國國際法學會理事,中國法律咨詢中心法律顧問,中國法學會香港法學研究會理事,北京市政協委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涉外經濟法律人才培訓中心兼職教授,聯合國國際法委員會委員。 1994當選聯合國國際法院法官。他著有《外交庇護》、《條約法講座》、《南極洲的法律問題》、《普遍優惠制和國際貿易》、《香港和關稅及貿易總協定》等。

  • 上一篇:信息技術產品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管理規定
  • 下一篇:除非法律或合同另有規定,保險合同成立後誰有權解除?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