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大學生是國家的棟梁,是國家未來發展的主力軍。然而,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經濟的不斷發展,市場競爭尤其是人才競爭的加劇,大學生就業面臨著嚴峻的考驗。面對前所未有的就業壓力,許多大學生被推上了創業之路。針對創業現狀,國家和各級政府部門也制定出臺了壹系列積極促進大學生創業的政策措施,但由於種種原因,當前大學生創業仍然不容樂觀。據調查分析,目前上海大學生創業成功率在5%左右,原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壹)創業成本過高,資本儲備不足。
調查分析表明,大多數創業者創業初期資金有限,儲備存儲不足。在上海這樣的金融大都市,對於很多新創業者來說,由於人工、房租等創業成本高昂,每年的基本租金近65438+萬元甚至更高,儲備資金鏈不足最終導致創業失敗。資金問題是大學生創業路上的絆腳石。面對創業成本居高不下的殘酷現實,大多數初創企業初期收益較低,同時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壓力,企業的生存風險非常大。
(B)強烈的創業興趣,但缺乏創業經驗
據初步統計,2014和2015年,上海大學生分別申報創業項目4095個和4443個,分別批準資助項目1012和1330個,企業註冊資金超過100億,表明大學生對創業興趣濃厚。但是作為壹個剛剛步入社會的大學生,創業遇到的困難和其他創業者不壹樣。在創業初期,他的創業經驗遠遠不夠,而這恰恰是壹個創業者在創業過程中最重要的因素之壹。在校大學生的教育教學大部分是按照學校既定的人才培養計劃進行的,但是創新創業教育的課程還沒有納入培養計劃,對於壹個想創業的學生來說,遠遠不夠滿足創業的需要。對於壹個創業者來說,需要掌握和學習財務管理知識、企業管理知識、營銷模式等等。
(C)選擇創業項目的困難
選擇創業項目是創業者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也是創業的起點。因為創業過程中有很多未知因素,選擇壹個合適的創業項目可以有效減少投資的不確定因素。對於大學生創業者來說,根據自己的專業知識、特長、愛好或者根據市場發展的需要來選擇創業項目,壹直是很多有創業夢想的大學生繞不過去的壹道坎。我國的創業教育,尤其是高職院校的創業教育起步較晚,相關的創業教育體系、創業課程設置和政策執行都處於相對落後的環節。近年來,上海大學生創業率為2% ~ 3%,而發達國家大學生創業率為20% ~ 30%。對於創業者來說,如何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學變成自己創業實踐中的壹把“利劍”,如何選擇創業項目,是大多數創業者面臨的難題。
(D)缺乏創業教育、創業意識和創業人才。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我國高等教育也在大力推進素質教育改革,向大眾化、信息化轉型。然而,由於中國發展相對較晚,中國的整個教育體系仍然沒有完全擺脫應試教育的束縛。改革開放後,特別是近二十年來,我國教育改革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從應試教育慢慢向“開放教育”轉變,不斷向包括就業創業教育在內的素質教育轉變。但總的來說,我國高校尤其是高職院校的創業教育還處於相對落後的階段。大多數學校特別是高職院校尚未將創新創業教育納入學校人才培養的整個體系,學校尚未制定較為完善的創新創業教育政策和制度。關於創新創業的課程還處於初級階段,其課程覆蓋面相對較小,且大多停留在理論知識上,缺乏實踐技能的培養。而且由於資金和人員配置的不足,學校往往缺乏有經驗的創新創業團隊,導致學生缺乏創新創業的基本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