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地質災害應急處理

地質災害應急處理

突發性地質災害的誘因多為強降雨。每年汛期地質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占全國的80%以上。

地質災害應急處理包括應急預案的編制和應急處理。

在汛期,特別是5-9月主汛期,通過加強巡查,及早發現地質災害前兆,並根據前兆劃定地質災害危險區,在危險區邊界設置警示標誌,采取工程治理或搬遷避讓措施,通過防治避免和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對危害大、危險大的重要隱患點,應在汛期前施工必要的簡易阻水排水工程、削坡壓腳工程。並預選安全地點和緊急避險疏散路線,保護供水供電設施安全。地質災害應急處置往往具有時間緊、任務重、責任大、投入少、短期內減災效果明顯的特點。

3.4.1地質災害應急處置現狀

地質災害應急處置已成為各級政府的當務之急。它是確保當地政治和經濟發展的戰略基礎。汛期地質災害應急處置是政府貫徹“以人為本”思想,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戰略舉措。地質災害應急減災工作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開展:

(1)地質災害防治計劃的編制與實施

為預防和減輕汛期地質災害,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和各省防洪預案,各省(區、市)地質環境監測站編制汛期地質災害應急防災預案,主要針對對人類活動造成危害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崩塌等突發性地質災害。目前,全國各省(區、市)都相繼編制了全省地質災害防治規劃。

壹些省區在地質災害嚴重的地區開展了突發性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工作。2002年汛期,四川省暴雨頻發。年初,四川省國土資源廳編制的2002年地質災害防治規劃中所列的161主要地質災害隱患點全部受到暴雨影響。為了最大限度地減少災害損失,加強了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工作的指導性和針對性。各省廳也先後派出專家工作組20余次,赴全省地質災害易發區開展汛期前地質災害巡查工作。

浙江省認真落實險情巡查制度和防災預案,逐壹排查地質災害隱患點。僅溫州市就排查出地質災害隱患點1104處,災害點全部落實防災預案。

陜西省地質環境監測站成立了“蘭花花”地質災害防治科普服務隊,深入地質災害易發區,大力宣傳地質災害防治知識,增強群眾防災減災意識。

(2)建立汛期地質災害應急指揮系統。

為提高各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汛期地質災害防治應急能力,更好地落實地質災害防治預案、險情巡查、汛期值班、災情速報等汛期防災制度,盡最大努力把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國土資源部決定建立國家汛期地質災害防治應急指揮系統。國土資源部壹位副部長擔任汛期地質災害防治應急指揮部指揮長,國土資源部辦公廳、地質環境司、規劃司、財務司、中國地質調查局、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負責人為指揮部成員。

臺風防禦期間,國土資源部門人員24小時值班,落實責任制,任務分解到人。各縣(市、區)國土資源局已成立應急小組,隨時準備應對突發災害,配合當地政府做好受災群眾安置工作。國土資源部也準備了充足的救災物資。情況緊急,應急小組立即以最快的速度投入救災。據悉,由於防災措施及時充分,16號臺風登陸期間,福建省發生滑坡、崩塌等地質災害635起,浙江省發生地質災害108起,但無人員傷亡。

2002年6月24日,河南省新縣市向陽新村因暴雨誘發山體滑坡。滑坡前緣水平位移35厘米,垂直位移20厘米。部分居民房屋出現裂縫和鼓包,整個山體滑坡有即將滑動的跡象。滑坡由花崗巖風化碎塊組成,長約100m,寬30余m,且位於人口密集區,直接威脅100多戶近千人的生命財產安全。壹旦發生滑坡,後果不堪設想。群眾報險後,河南省國土資源廳、河南省地質環境監測站、市縣國土資源部門、縣政府趕赴現場勘查災情,及時研究采取應急防災措施。無人傷亡,避免了巨大的財產損失。

(3)應急勘探和應急處理項目

在“以人為本”思想的指導下,為了減少人員傷亡,減少經濟損失,少花錢多辦事,中國政府實施了壹些民心工程,並對壹些有害地質災害進行了應急勘查和治理。1998以來,國家實行政府投資和地方自籌資金相結合,完成了7個應急勘探項目和32個應急處理項目(表3.14),安撫了人心,促進了社會穩定,取得了顯著的社會、經濟和環境效益。

表3.14中國地質災害應急處理項目壹覽表

3.4.2應急處理的方法和特點

滑坡和泥石流災害是地質災害的主要應急處理方式。在進行緊急處理之前,必須進行必要的緊急調查。

3.4.2.1緊急調查

(1)應急勘探的特點和方法

地質災害應急勘查不同於壹般勘查。要以救災為重點,圍繞急需解決的問題確定探索的目的和任務,使工作目標明確具體。地質災害應急勘查技術必須有針對性,突出快速、簡便、準確的特點,盡量節省時間和費用。應急勘探的主要手段包括遙感解譯、地質填圖、地球物理勘探和山地工程。

在地質災害應急勘查中,需要初步查明災害的規模、性質、特征、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地質災害的穩定性和發展趨勢,分析影響災害點穩定性的壹般因素、關鍵因素和觸發因素,進而提出應急處置方案。

(2)例如

內蒙古自治區紮蘭屯市東山泥石流應急勘探,工作費用654.38+0.5萬元,勘探工作量見表3.1.5。通過勘探,初步查明了東山溝流域65,438+0.365,438+0 km2的地形地貌等地質環境條件,詳細研究了流域的基本特征、泥石流的形成條件和特征,實地調查了固體物質的來源,估算了固體物質的質量。東山溝流域有4條具備泥石流條件的沖溝,估計松散固體物為414.46萬m3,其中可移動松散固體物為135.7萬m3,泥石流嚴重度為17.6 kn/m3。溝口泥石流流量100年69m3/s,50年53m3/s,20年41m3/s。在收集和研究相關資料和實地調查後,計算出設計參數(重力、流速和流量)。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以穩定溝坡和排水為主,幹支流治理相結合,工程治理與生物水土保持措施相結合,行政和法規管理相配合的綜合治理方針。

表3.15內蒙古自治區紮蘭屯市東山泥石流勘查工作量壹覽表

3.4.2.2的應急管理

(1)緊急處理的原則和方法

在應急調查的基礎上,對災害體采取簡單、可行、直接、有效的措施,應急處理要快速、簡便、有效。應急管理的原則是:

1)應急處理項目結合回避;

2)結合應急處理項目和資金準備程度,以最少的投入獲得最大的減災效益;

3)應急處理工程應是減災工程方案中最緊急的部分,與永久性處理相結合。

4)應急處理方法簡單,施工快速。

應急處理工程的技術方法往往采用地質災害處理方法中技術難度低、見效快的方法,如清除荷載、鋪設防雨布擋水、修建排水溝排水、修建擋水工程等。對於地下采空區,采用崩落法,通過爆破使采空區覆蓋層塌陷,然後對塌陷坑進行平整,最大限度地減少災害隱患。

(2)例如

湖南省綏寧縣地質災害應急治理工程對鵝公鄉劉村楊家滑坡泥石流、鵝公鄉牛崖塘、浪沖滑坡、李安民鄉陶佳滑坡等10處嚴重地質災害隱患點進行了應急治理。2001年3月實施,438+0年7月65日防控項目全部完成。主要工程有:①黃泥井堆場護堤(高3m石籠護堤210m,體積2200 m3);②黃泥井料場擋土墻和排水溝;(3)李家灣排水溝(泥石流防護工程,排水溝長397m,導流溝長152m);龍);④水口鄉天蕩擋水壩(沿泥石流溝修建8座竹石籠擋水壩)。

3.4.3應急處理的效果和效益

根據對部分應急治理工程效益的統計分析(表3.16),地質災害應急治理工程雖然不能根治地質災害,但仍具有投資少、見效快、保險率高的特點。

表3.16中國部分應急處置項目受益清單

從表3.16可以看出,廣西永福縣鳳山滑坡應急治理等6個應急治理項目總投資628萬元,平均1.05萬元/項;總保障財產為2.26億元,保險比例為1:36;總被保護人數為10695,平均被保護人數為1782。

再如:湖南省綏寧縣地質災害應急治理項目投資83.33萬元,其中中央財政70萬元,省財政654.38+0.5萬元。綏寧縣鵝公鄉劉村楊家滑坡、泥石流等10處地質災害險情得到初步解除,238戶953人的145間房屋的生命財產安全得到保障,幫助當地群眾克服了“6.19”特大山洪災害的影響,當地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改善和部分恢復,安居樂業,經濟得到發展這些防治工程很好地抵禦了2002年汛期地質災害的侵襲。雖然5-6月局部降雨多次集中,但泥石流溝內的泥石流被牢牢穩住,居民房屋安然無恙。

江西省* * *對265處地質災害危險點進行應急治理,投入22506438+0萬元。

  • 上一篇:《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對締約過失責任有哪些規定?
  • 下一篇:店鋪租賃合同到期不搬出會有什麽後果?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