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宣傳工作計劃為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

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宣傳工作計劃為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

開展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是全面了解國情國力的重要途徑,是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基礎工作,是加快文物事業發展的迫切要求。為此,特制定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宣傳工作計劃。通過文物普查宣傳工作,讓全社會了解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的目的、意義和內容,了解文物保護的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充分認識文物的價值,普及文物保護和文物普查知識,宣傳文物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通過文物普查的宣傳工作,使各級黨政領導高度重視和全力支持文物普查;各級文物調查機構和工作人員應當依法開展文物調查;廣大普查對象如實申報,認真填寫,積極配合文物普查,形成了有利於文物普查的有效機制和良好氛圍。宣傳工作應貫穿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的全過程。各地要從“告知”、“知曉”、“普法”、“成果”等方面大力開展文物普查宣傳。每個階段的重點宣傳內容如下:

2007年4月至2007年6月165438+10月主要宣傳《國務院關於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國務院關於開展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的通知》等與文物普查和文化遺產保護有關的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電視電話會議精神;以及國家文物局宣傳貫徹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電視電話會議精神的活動。宣傳文物普查的目的、任務和意義,普查的範圍、對象、內容和方法,普查的技術標準和規範,實施步驟和程序;圍繞普查機構、人員培訓、隊伍組建、試點經驗等進行宣傳。應關註文化遺產保護的發展趨勢,加強對文化路線、工業遺產和鄉土建築等新類別文化遺產的宣傳。

2007年6月至2009年10月,對文物普查相關法律法規、普查進展、成果和重要發現、普查先進人物和事跡、人民群眾參與和響應普查情況進行了宣傳。

2010、1 -2011年底,跟蹤宣傳文物普查數據處理進展,發布文物普查基本成果,宣傳全國不可移動文物名錄和全國不可移動文物數據管理系統,宣傳普查成果推廣應用,聚焦文物在構建和諧社會、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將開展階段性集中宣傳和長期宣傳活動。充分利用報紙、廣播、電視、網絡等現代媒體宣傳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的重大意義,及時報道各項工作的進展和成果,介紹普查中的重點文物,宣傳文物工作在新時期構建和諧社會和經濟社會中的重要作用。使宣傳活動深入人心,營造聲勢,形成高潮。

(壹)電視媒體宣傳

1.精心策劃制作播出宣傳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的公益廣告和公益宣傳片,在中央和地方主要電視媒體播出。可以收藏公益宣傳片,擴大影響力和宣傳力度。

2、在電視節目中設立專欄,通過新鮮的視角,宣傳普查工作,介紹工作進展。比如可以在央視新聞聯播欄目《人民檔案》中以這次普查為主題,以基層文物工作者的親身經歷來反映歷史變遷和經濟社會進步;您可以在“人物”和“講述”欄目中持續介紹典型人物、先進事跡以及普通群眾對普查工作的支持和參與。

3、中央和地方各級電視媒體制作訪談、對話、直播等專題節目、系列節目,圍繞文物普查和文物保護工作,采訪各級領導、專家學者、普通群眾和普查工作者。普查工作取得的階段性進展,可以在央視《焦點訪談》和《中國記憶》上以專題的形式播出。

4.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電視電話會議深度報道。

5、重要事件隨時以新聞形式宣傳。

(2)平面媒體宣傳

將日常新聞報道與專題、專欄相結合,開展大型宣傳活動。比如設立文物普查專版、專欄,組織采訪有關專家和普查工作者等。對文物普查的背景、特點、意義、手段、成果、公眾參與等進行深入分析,從多個角度對文物普查進行深入報道。組織文物普查和文物保護知識競賽,開展文物普查標語征集活動。

(3)網上宣傳

在國家文物局政府網站上建立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專題網站,設置培訓工作計劃、會議紀要、工作簡報、動態匯報、成果展示、局長訪談、專家觀點、普查技術應用探索、互動留言板等欄目。該網站將成為遊客了解文物普查實施計劃、工作進展和成果應用、提供文物普查線索和反映意見建議的重要互動平臺,也是監測普查實施情況的平臺。國家文物局普查辦公室及時處理普查網站收集的文物普查線索、意見和建議,並在網站上公布有重要價值的信息。

新華網、中國政府網、省級政府網、省級文物行政部門網站均有文物普查專題網站的圖文鏈接。地方文物調查機構也可以在政府網站上設立地方文物調查專題網站或網頁、專欄,公布地方文物調查的相關信息。

近日,國家文物局將啟動“銘記中國——國家文化遺產宣傳活動”。計劃充分利用信息、互聯網、通訊等科技手段,組織開展群眾性的文物調查宣傳活動,搭建公眾參與普查工作的網絡平臺,擴大普查線索來源,提高公眾特別是青少年的文化遺產意識,在全社會形成人人關心和參與文化遺產保護的良好氛圍。

(四)建立新聞發布制度

適時召開新聞發布會和吹風會,重點宣傳定期普查結果。國家文物局和地方各級文物調查機構及時匯總文物調查信息,定期編制和發布調查工作簡報。普查工作有重大進展或重要發現,將隨時編制和分發工作簡報。

(五)組織專題宣傳活動。

組織新聞媒體結合文化遺產保護熱點問題,開展古文化遺址、古墓葬、古建築、近代重要史跡、代表性建築等不可移動文物普查專題宣傳活動。特別是對不斷發展、內涵豐富的新類別文化遺產進行專題采訪,如:

1,工業遺產

無錫、廣州開展的工業遺產普查宣傳報道,北京798廠、上海江南造船廠、青島啤酒廠等典型工業遺產調查、保護和利用案例分析。

2.地方建築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鄉土建築調查與保護深度報道,皖南世界文化遺產民居、晉商大院等典型鄉土建築調查、保護與利用案例分析。

3.文化景觀

結合剛剛成功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開平碉樓與村落”、西湖與龍井茶園、雲南紅河哈尼梯田等文化景觀的宣傳活動,對文化景觀的概念、特征、調查與保護進行了深入報道。

4.文化路線

結合世界文化遺產申報、長城資源調查和絲綢之路、大運河等文化線路的保護與維護,對文化線路的概念、特點、調查與保護進行了深入報道。

(六)制作和發行宣傳材料和紀念品,如發行紀念郵品宣傳人口普查,印制宣傳畫等。

(七)其他宣傳形式。

  • 上一篇:大學生法律意識論文
  • 下一篇:遏制隱形加班!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