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工程項目采用BT模式的利弊?

工程項目采用BT模式的利弊?

Bt模式是指業主通過合法途徑確定業主,業主根據業主要求負責項目融資和項目建設管理。項目竣工驗收後,業主出資回購。國際上通行的做法是,取得BT項目合同的承包商成立BT項目公司,按照與業主簽訂的協議進行融資、投資、設計、施工,竣工驗收後交付使用。業主按合同規定的時間向承包商支付工程款,然後取得工程所有權。

壹,BT模式的優勢

1,有利於優化資源配置。采用BT模式建設工程項目,可以使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完全對接,形成新的融資格局,不僅為政府解決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融資提供了新的模式,也為投資者提供了利用資本運作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機會。國內最優秀的巨型承包商可以發揮資金、技術、管理優勢,在更高的平臺上發揮優勢,爭取更大的利潤空間。

2.有利於合理的風險分擔。BT模式體現了政府和投資者之間風險和收益的公平分擔和共享,追求安全合理的利潤。強調參與者要發揮各自優勢,高度重視政策風險、金融風險、法律風險和債務風險,合理分散和分擔風險。

3.有利於提高前期運營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提前工期,保證工程質量。BT模式采用國際標準化管理和運營。通過引進先進的技術和管理方法,改善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和管理結構,有效實現管理、設計和建設資源的整合和緊密銜接,大大降低政府建設管理和協調的管理成本。借助大型建築企業的優勢,特別是總承包技術、管理、人才等方面的優勢,雙方優勢互補,可以大大提高項目的運作效率,加快工期,保證質量。

4.有利於改善基礎設施硬件環境,建設社會信用體系。BT模式優化了資源配置,將先進的技術和管理方法引入基礎設施建設,杜絕了建築市場的暗箱操作、轉包和各種腐敗問題,保證了工程的質量和效益,可以優化和改善城市整體建設環境。BT模式在壹定程度上是對政府和企業信用的考驗。通過實施BT模式,有助於政府搭建良好的社會信用平臺。

5.有利於加快全國建築業向工程總承包方向發展,促進建築企業與國際接軌,給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企業集團展示實力的機會,同時促進地方建築市場改革,提高地方建築業整體管理水平。

二、BT模式的弊端

BT工程項目壹般建設規模大、周期長,募集資金量大,會帶來較大的風險,如政策風險(政府的完整性、政府政策的穩定性和連續性)、融資風險(貸款)、財務風險(匯率風險)、地方政府回購支付風險(當年可支配財政)等等。BT模式的弊端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缺乏完整有效的法律保護。目前,我國沒有適用於BT模式的通用合同文本,缺乏規範的招投標工程索賠和經濟糾紛的政策法規。如果在合同條款、法律文書、政府誠信、銀行信貸、項目建設等具體工作中出現問題,缺乏完整有效的法律保障。

2.對於企業來說,BT項目合同承擔的風險大於政府承擔的風險。因此,選擇BT項目的企業必須關註自身的融資能力和對方政府的誠信和支付能力,以及項目本身的質量和抗風險能力,特別強調在簽約過程中進行充分的合同條款談判,最大限度地規避自身風險。

3.對於政府來說,項目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選擇承擔BT項目的承包商的融資能力和管理能力、投資方的資金實力和項目建設的整體實力,因此也存在很大的決策風險,選擇不當會對政府的誠信和基礎設施建設造成很大的損失。所以壹定要選擇資金、技術、設計、施工實力強的公司,最大限度規避政府風險。

成功運營BT項目的經驗xx高速公路網BT項目(全長18.8㎞,造價約186億,以下簡稱xxBT項目)位於我國南方政治、經濟、文化最發達的珠三角經濟區,是xx高速公路網壹期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市重要的交通大動脈。其建設工期與2010年該地區舉辦亞運會有關。市政府起初考慮采用傳統的招標方式,將項目劃分為八個標段進行招標施工,目前已經開始做方案。2007年4月以來,中國鐵路總公司通過跟蹤信息、及時介入、宣傳引導、確定模式、有的放矢、精心運作、精心招標、合同談判,基本達到了預期目標。

更多工程/服務/采購招標信息,提高中標率,可點擊官網客服底部免費咨詢:/#/?source=bdzd

  • 上一篇:個人銀行貸款債務轉移流程個人銀行貸款債務轉移
  • 下一篇:信息網絡傳播權的司法解釋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