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口環境
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老齡化進程加快。目前,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65438+3200萬人,65歲及以上人口由1990年的65438+6299萬人增加到2000年的8811.00萬人,占總人口的6.96%。目前,中國人口已經進入老年型。兩性的死亡差異使得女性老年人成為老年人口的絕大多數。預計到2040年,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將超過總人口的20%。與此同時,老年人口老齡化趨勢日益明顯:8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正以每年5%的速度增加,到2040年將增至7400多萬。
人口老齡化的快速發展與生育率和出生率的下降以及死亡率的下降和預期壽命的增加密切相關。目前,中國的生育率已經下降到更替水平以下,人口的預期壽命和死亡率也接近發達國家。隨著20世紀中葉嬰兒潮壹代步入老年,可以預見20世紀上半葉將是中國人口老齡化最快的時期。
(2)經濟環境:
1,經濟全球化分析
從生產力運動和發展的角度看,經濟全球化是壹個歷史過程:壹方面,世界各國、各地區的經濟相互交織、相互影響、相互融合成壹個統壹的整體,即形成了“全球統壹市場”;另壹方面,在世界範圍內建立了規範經濟行為的全球規則,並在此基礎上建立了經濟運行的全球機制。在這個過程中,市場經濟主導全國,生產要素在世界範圍內自由流動並優化配置。因此,經濟全球化是指生產要素跨越國界,在世界範圍內自由流動,國家和地區融為壹體的歷史過程。
壹個趨勢:金融業在全球經濟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首先,證券市場在全球資源配置中的主導作用將進壹步加強;
其次,金融業的全球化正在導致財富在全球範圍內的重新分配;
最後,國際貨幣體系將走向多極化。
第二個趨勢:國際貿易將有力地推動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壹體化。
首先,過去50年,世界貿易年均增長率是世界gdp年均增長率的兩倍以上,這種情況在21世紀仍將持續。這種趨勢的長期積累,使國際經濟關系乃至國際政治關系發生了壹些質的變化;
其次,貿易和投資相互促進,促進了國際分工和各國產業結構的調整升級。這壹趨勢將隨著金融全球化而不斷推進;
最後,國際貿易將促進21世紀區域經濟壹體化組織的發展。
第三個趨勢:跨國公司將繼續推動企業跨國並購的浪潮。
首先,企業跨國並購是優化資源配置和調整產業結構的需要,是規模經濟的需要;
其次,企業跨國並購打破了民族國家的壁壘,模糊了民族國家的經濟邊界,各民族、各國的經濟相互依存日益呈現出妳中有我、我中有妳的局面;
趨勢四:互聯網將極大改變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方式。
首先,互聯網的普及為加強各國經濟聯系提供了新的紐帶;
其次,互聯網將不斷提高金融、貿易和企業全球運營的效率和質量;
第五個趨勢:21世紀知識將成為生產要素的獨立組成部分。
首先,哪個國家能在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就能在21世紀的國際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其次,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需要受過良好教育的高素質公民,需要每個公民的才能都能得到充分發揮的社會環境;
第六個趨勢:經濟風險的全球化
經濟全球化使世界各國在經濟上日益相互依存、相互滲透。這使得壹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沖擊迅速蔓延到全球。互聯網的發展加速了這種經濟風險的傳播。這就要求世界各國加強國際合作,防範壹切可能的風險,減少其對全球經濟的損害。防範金融風險將是21世紀國際合作的主題。
經濟霸權主義和經濟利己主義可能使壹些經濟落後的發展中國家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被“邊緣化”,這是21世紀經濟全球化將面臨的又壹重大風險。防範這壹風險的唯壹正確途徑是實現國際經濟交往的民主化和國際經濟格局的多極化。
第七個趨勢:經濟全球化的政治和社會影響
首先,21世紀經濟全球化的深化將加深各國經濟的相互依存和相互滲透,增加各國之間的共同利益,這必然有助於維護世界和平,促進世界發展;
其次,經濟全球化縮小了各國領導人和政府的政策選擇範圍,這勢必有助於在國際關系中形成民主與合作的氛圍;
最後,經濟全球化對民族文化的影響。從積極的方面來說,外國文化可以豐富我們自己的文化,帶來更健康、更現代的生活方式和道德規範。消極的壹面,外來文化中的頹廢、黃色文化、利己主義甚至邪教會在短時間內像瘟疫壹樣在壹個國家蔓延,破壞壹個國家的民族凝聚力。如何在國際文化交流中趨利避害,是世界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必須解決的問題。
2.中國經濟發展分析。
農業生產出現重要轉機,糧食獲得豐收。全年糧食總產量4695億公斤,比上年增加388億公斤,增長9.0%,扭轉了1999以來連續5年下降的局面;糧食單產308公斤/畝,比上年增長6.6%。當年的糧食單產和糧食增產均達到歷史最高水平。棉花產量632萬噸,比上年增長30%;石油3057萬噸,增長8.8%;糖9528萬噸,下降1.2%。肉類總產量7260萬噸,增長4.7%;水產品產量4855萬噸,增長3.2%。
工業生產平穩較快增長,企業效益繼續改善。全年工業增加值6281.5億元,比上年增長1.5%。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長16.7%,增速比上年略有回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增長14.2%;重工業增長18.2%,輕工業增長14.7%。主要產品方面,原煤和發電量分別增長15.0%和14.9%,生鐵、粗鋼和鋼材分別增長24.1%、23.2%和23.5%,微型計算機、移動電話和空調增長29.1%-42.6%。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銷率達到98.1%。工業企業實現盈虧平衡後利潤總額11342億元,首次突破1萬億元,增長38.1%。
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放緩。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70073億元,比上年增長25.8%,增速比上年回落1.9個百分點,呈現逐步平穩回落態勢,壹季度增長43%,上半年增長28.6%,1-3季度增長27.7%。其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58620億元,增長27.6%;農村增長17.4%。投資結構有所改善。第壹產業投資由上年的19.6%增長到20.3%;第二、三產業投資分別增長38.3%和21.6%,分別回落8個和0.5個百分點。壹些增長過快的行業投資增速明顯回落。
非金屬礦物制品業投資增速回落38.5個百分點,黑色金屬開采業和冶煉及壓延加工業投資增速回落65.5個百分點,有色金屬開采業和冶煉及壓延加工業投資增速回落43.5個百分點。農業、能源等行業投資增加。分地區看,東部地區投資增長26.1%,中部和西部地區分別增長32.9%和29.3%。
市場價格上漲了。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3.9%,漲幅比上年擴大2.7個百分點,主要是受上年價格上漲的滯後因素影響。其中,城市上漲3.3%,農村上漲4.8%。從構成看,食品價格上漲9.9%,其中,糧食價格上漲26.4%,肉禽及其制品價格上漲17.6%,雞蛋價格上漲20.2%。商品零售價格上漲2.8%。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上漲11.4%,工業品出廠價格上漲6.1%,固定資產投資價格上漲5.6%,房屋銷售價格上漲9.7%。
(3)自然環境(蒙牛總部所在地呼和浩特)
近年來,依托伊利、蒙牛,呼和浩特市奶業發展迅速。到2004年,全市奶牛存欄量超過50萬頭,鮮奶產量達到654.38+0.59萬噸。全市人均鮮奶消費量達到665.438+0.5公斤,比發達國家高出近壹倍,奶業總產值達到654.38+0.1.5億元。在37個省會和直轄市中,奶牛存欄數、鮮奶產量和人均鮮奶保有量、乳品加工企業銷售收入均居首位。今年前7個月,呼和浩特市奶牛存欄58.2萬頭,鮮奶產量1.36萬噸,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37.9%和51.1%。奶業在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繁榮城鄉經濟等方面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呼和浩特地處北緯39.58-41.36度的地理位置,正好處於世界公認的奶業帶。天然無汙染的內蒙古大草原、適宜的自然環境、豐富的天然牧草、悠久的奶牛養殖歷史,使呼和浩特市在發展奶牛養殖、生產世界上最優質的乳制品方面具有獨特的地理和氣候優勢。
據介紹,目前呼和浩特牛奶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17%,是全國牛奶產量最大的地級市,也是全國最大的乳品生產基地。目前,僅伊利和蒙牛兩家企業就占據了全國牛奶市場45%的份額,居全國乳企之首。
政治和法律環境
中國經濟已經連續20年快速增長。2001,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中國企業開始面臨來自世界的競爭壓力。與此同時,中國政府也出臺了壹系列鼓勵中國企業的政策。乳企也不例外,為其發展提供了很多政策激勵。
隨著經濟的發展,中國的法制建設逐漸完善,市場由於法制的作用也越來越規範,這無疑為蒙牛這種正規的大企業提供了良好的環境。
蒙牛位於內蒙古呼和浩特市貧困城市和林格爾縣,享受壹般企業享受不到的政府免稅等各種政策扶持優勢。
㈤社會環境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迅速提高,人們越來越重視營養和健康的攝入。牛奶作為壹種營養產品,在市場上除了飲料之外,還有營養作用。中國對乳制品的需求逐年增加,乳制品的銷售比其他產品更依賴品牌的影響力。蒙牛通過廣告宣傳和熱心參與社會公益活動,在民間贏得了良好的口碑。
此外,蒙牛已連續數年與可口可樂等世界知名品牌入選“香港十大超市”,並為中國乳業獲得“首屆世界冠軍”——世界乳業創新獎。不久前,蒙牛乳業在博鰲亞洲論壇上精彩亮相。蒙牛總裁楊文俊被海外記者親切地稱為“牛奶先生”,並作為優秀企業家的代表,受到了NPC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的親切接見,並與他進行了業務洽談。蒙牛始終承擔社會責任,積極創造* * *共贏的價值觀,得到了全球政要和企業的壹致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