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沒想到,風平浪靜的海面下,暗潮湧動,交稅居然能讓這些企業瘋狂刷存在感。
與金錢相關的話題必然會被拿來比較,尤其是與華為這個全國知名度很高的公司,引發了持續的熱議。
我們來看壹組網絡上人氣最高的數據:華為營收894654.38+億,利潤646億,納稅1065438+億;騰訊營收482654.38+億,利潤1598億,納稅200億。阿裏營收5097億,利潤654.38+0493億,稅收366億。
看完這組數據,大家會疑惑,阿裏和騰訊的地方稅收優惠政策都這麽好嗎?他們有更合理的避稅方式嗎?應該如何看待如此巨大的納稅缺口?......
說實話,這個話題第壹反應真的挺沒意義的。有必要把不同稅種和不同類型的企業放在壹起談嗎?
all和single可以比較嗎?
其實這個題目有壹個很大的bug,就是把華為的“所有”稅和阿裏、騰訊等互聯網公司的“壹”稅做比較。
相關數據顯示,華為納稅總額為101億,其中77億是所得稅,其他主要是增值稅,而騰訊的200億和阿裏的366億是所得稅。
以所得稅計算,華為的所得稅約為77億元,所得稅率為0.9%,所得稅率大概控制在11%以內。
騰訊實際所得稅654.38+09.9億元,所得稅稅率超過4%,所得稅稅率大概控制在654.38+02%以內。
總的來說,騰訊的所得稅稅率比華為高4倍多,但非常符合兩家企業的性質。鵝廠是服務型的,菊花廠是制造業。
從整體納稅來看,阿裏和騰訊都沒有2020年的數據。目前僅阿裏2018年納稅總額為56543.8+06億元。按照2018年阿裏總營收2502.66億元計算,相當於整體稅率超過20%。
阿裏和騰訊交的稅差不多,整體稅率也差不多。按照騰訊2020年總營收4826543.8億+0億計算,預計騰訊整體納稅應該在870億左右。
從這個角度來看,互聯網公司的整體稅率遠高於制造業。華為營收8000多億,納稅1000多億。整體稅率約為12%,不到阿裏和騰訊的20%。
換句話說,如果阿裏和騰訊能賺到和華為壹樣多的錢,他們交的稅會比華為多。
目前,企業納稅的大頭是增值稅和所得稅,但我國還有消費稅、印花稅和土地使用稅等其他稅種。稅收本身就很復雜。單純做壹個橫向或者縱向的比較,說明不了什麽。
所得稅和增值稅是完全不同的。
其實哪個公司繳稅多還是少,並不是出於好心或者道德,而是依法納稅。中國對企業納稅有嚴格的規定,比網上現有的任何討論都要嚴謹。
華為是制造企業,騰訊和阿裏是互聯網企業。這種差異導致了稅收結構的巨大差異。
拋開77億元的所得稅,華為101億元的納稅總額中,真正的大頭是增值稅。騰訊和阿裏都是互聯網公司,幾乎沒有增值稅。最重要的是所得稅。高利潤自然會導致高稅收。
但是增值稅和所得稅根本不是壹個概念,這也是華為壹直說不適合和AT比較的原因。
企業根據利潤繳納所得稅。利潤越高,稅收越高。
增值稅是壹種流轉稅,以商品流通過程中產生的增值額為計稅依據,實行價外征稅,即最終由消費者負責。
舉個簡單的例子,壹個奶農擠出鮮奶,以壹元壹斤的價格賣給乳品廠。乳品廠經過巴氏殺菌和包裝後,以三元壹斤的價格賣給消費者。可見,流通後,牛奶增值了,增值的部分要交稅。這部分誰來出?消費者自然是要出門的。
稅收本身就是壹個非常專業的問題。除了我們上面討論的所得稅和增值稅,還有時差、地區差異、科研投入、各國所得稅稅率和稅收優惠政策的差異。
事實上,無論華為、騰訊、阿裏都是中國企業,也都為中國經濟做出了突出貢獻。每個人喜歡哪壹個都很正常,但在具體問題上要理性客觀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