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檢察機關如何為民營企業服務

檢察機關如何為民營企業服務

長期以來,由於受計劃經濟的影響,檢察機關在對待民營經濟發展問題上存在壹定的思維定勢和認識誤區。迄今為止,檢察機關仍將服務經濟大局定位為服務國企,不包括服務民營經濟。從檢察職能來看,雖然檢察工作中很少涉及民營經濟的內容,但不能由此得出檢察機關沒有服務民營經濟發展的責任。其實服務是壹個開放的概念,可以通過業務“聚焦”,也可以圍繞業務“輻射”。所以服務不到位,不是因為業務範圍被觸及,而是因為服務意識的存在。因此,我們應該正確把握民營經濟的法律地位,更新觀念,樹立為民營企業發展服務的執法思想。第壹,平等對待,在三個平等的司法實踐中,檢察機關(包括很多其他國家機關)對民營經濟和國有經濟的態度完全不同。國有經濟明顯比民營經濟受到更多的保護和服務,壹定程度上影響了民營經濟的健康發展。這是不爭的事實和現狀。但是,從近年來民營經濟法律地位的變化及其發展來看,檢察機關應及時解放思想,積極更新觀念,重新審視民營經濟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的重要作用。把服務大局、服務經濟作為檢察工作的主線,堅決落實對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合法權益的“三平等”原則,即同等對待、同等保護、同等服務。特別是要更新傳統的保護和服務民營企業的觀念,摒棄歧視或不公正對待民營企業的錯誤思想,把服務民營經濟的思想統壹到服務社會、服務人民、服務經濟建設大局的思想高度,樹立服務民營經濟發展的執法理念。第二,溝通和交流是服務的基礎。加強溝通交流,及時尋找服務民營企業的契合點和切入點,進壹步確立服務關鍵理念的更新,只是檢察機關服務民營經濟的前提條件和思想條件。在這壹理念的指導下,如何將服務民營經濟與檢察職能結合起來,做好民營經濟檢察工作,是需要深入研究和解決的問題。在服務國企過程中積累的豐富經驗用來指導如何服務民企,但同時也不能忽視國企和民企的差異。畢竟檢察機關和民企的業務往來少,要在服務國企的基礎上發展創新,用科學的發展觀對待民企。第三,打擊犯罪,加強法律監督。打擊犯罪本身就是壹種服務方式。但這種服務模式並不被普通大眾所理解,因為它不能直接轉化為經濟增長點,是壹種環境服務。隨著法治經濟的建立和法律的完善,民營企業越來越意識到打擊犯罪與企業發展之間的裙帶關系,需要借助法治來爭取權利。因此,檢察機關響應這壹號召,嚴厲打擊各類侵犯民營企業經營權的刑事犯罪和違法行為,維護民營企業合法權益,營造有利於民營企業健康發展的良好法制環境。第四,預防犯罪,消除隱患,為民營企業創造良好的環境。檢察機關要樹立“嚴打不動,預防為主”的工作思路,及時有效地消除企業隱患,為民營企業把脈,讓“人、章、事”合理合法。同時,檢察機關不應幹預民營企業的內部經營權,通過送法入企,引導其向法制化、規範化方向發展。此外,檢察機關應幫助私營企業建立規章制度和堵塞漏洞,還應不定期進行訪問,檢查制度的執行情況。難以整章組織、堵塞漏洞的,檢察機關要發揮辦案經驗和優勢,結合企業實際,幫助建立健全財務管理制度、合同簽訂制度、銷售等規章制度,堵塞民營企業產、供、銷管理漏洞,為企業當好參謀。第五,提高專業素質,保證服務質量。隊伍建設歷來為黨政機關所重視,因為再好的制度也需要人去落實和執行。因此,最高人民檢察院提出了“以人為本”的改革戰略目標,努力建設壹支“政治堅定、業務精通、作風過硬、執法公正”的檢察隊伍。檢察人員需要在轉變觀念、開闊視野的同時,學習民法、經濟法、行政法規等方面的知識,才能服務到位,保證服務質量,為經濟發展做出貢獻。
  • 上一篇:濟南市牛羊屠宰管理辦法
  • 下一篇:16建築工程施工合同審計要點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