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杜:近代山地社會的習慣、契約與權利——龍泉司法檔案社會史研究,中華書局,2018版。
[2]吳·:《龍泉司法檔案民事訴訟文書研究》,中華書局,2021版。
第二,期刊論文
[1]尹:《南京國民政府前期基層司法官員工資考察》,學術界,第1號,2010。
[2]尹:《論民國基層法院判決依據的多樣性:以浙江龍泉祭田糾紛司法檔案為例》,《浙江社會科學》第5期,2010。
[3]杜與吳:龍泉司法檔案的主要特點及史料價值,《中華民國檔案》,第11期。
[4]吳,杜,:清末龍泉司法檔案訴狀格式研究,文史第4期,2011。
[5]杜·:《清末民國祭田輪換糾紛:從浙江龍泉司法檔案看親屬繼承制度的演變》,《近代史研究》,2012,第1期。
[6]杜、吳:《地方訴訟中的契約適用與契約觀念:從清末龍泉司法檔案看國家與民間的契約規則》,《文史》2012,第1期。
[7]陳明華:《民國龍泉司法檔案概述》,《浙江檔案》,2013第1號。
[8]吳·:《宣彤元年劉廷韜控告謝鶴慶等旁系事跡案研究》,《浙江檔案》第2期,2013。
[9]杜·:《龍泉司法檔案中的家庭財產糾紛》,《浙江檔案》,2013第3期
[10]傅雋:中華民國龍泉司法檔案古青瓷仿制案,浙江省檔案館第4期,2013。
[11]張謇:清末民國刑事和解的第三場域:基於龍泉司法檔案的刑事案件官批民調制度考察,《中國刑法雜誌》第4期,2013。
[12]張謇:龍泉司法檔案中的貧困與犯罪分析,《檔案》第3期,2013。
[13]張謇:從龍泉司法檔案館看民國檢察文書,浙江省檔案館第4期,2013。
[14]張凱:民國初年龍泉縣學生警察糾紛與司法裁判,《浙江檔案》第5期,2013。
[15]陳明華:龍泉司法檔案館所藏民間寺廟產權,浙江省檔案館第6期,2013。
[16]孫,吳:1912-1927浙江省龍泉縣司法機構變遷,浙江省檔案館7號,2013。
[17]張凱、毛瓊傑:龍泉司法檔案工作座談會召開,《浙江檔案》第8期,2013。
[18]吳:龍泉司法檔案所見清末重復投票現象研究,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1期,2013。
[19]杜:近代龍泉土地交易中的契約習俗與契約訴訟,《浙江檔案》第9期,2013。
[20]張健:民國檢察官刑事和解及當代啟示:以浙江龍泉司法檔案為例,《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5期,2013。
[21]陳明華:民國龍泉司法檔案館“官警睡過頭”敘事,浙江檔案館,2011。
[22]毛建傑:《龍泉司法檔案中的原生態歷史》,《檔案春秋》,2013第12期。
[23]杜·:《民國家規與國法——龍泉司法檔案中的紀氏族譜研究》,《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11,2013期。
[24]傅雋:《追尋民國時期龍泉山房產訴訟中的足跡》,《浙江檔案》,2013第12期。
[25]胡明、張謇:《轉型與延續:民國時期的刑事和解——基於龍泉司法檔案的考察》(1929-1949),《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1期,2014。
[26]杜·:《從訴訟卷宗到契約活動現場:以清末民初龍泉司法卷宗為例》,《浙江社會科學》,2014,第1期。
[27]李爽:《龍泉司法檔案選編征集與出版》,書法2014第2期
[28]傅雋:《在原卷基礎上開拓新的疆域:龍泉司法檔案選編》,《書法》,2014第3期
[29]陳明華:《從私契到國家法:民間寺廟產權習慣及其制度化(1722-1927)》,明清史,2014第9期
[30]吳·:《信用卡與壞票制度研究》,《文史研究》,2014第2期
[31]杜:清末民國法庭審判中的女性——以《龍泉司法檔案·文史哲》第3期供詞、筆錄為中心的研究2014。
[32]杜、王:《民國時期的孝道檔案:以龍泉司法檔案為中心的研究》,《政法論壇》第3期,2014。
[33]吳·:《龍泉司法檔案中的縣知事審判程序及其意義》,《浙江社會科學》,2014第7期
[34]包為民:《社倉詐案與地方社會——清末龍泉縣光緒三十三年吳少棠侵吞糧食案簡析》,載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哈佛大學哈佛燕京社主編:《國家視野下的地方》,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9-65438。
[35]楊力:龍泉司法檔案中的現代法治理念“人權保障”,景德鎮學院學報,2015第1期。
[36]張謇:《民國兩黨民間調解比較研究:國家權力下沈背景下的社會治理與社會動員》,《甘肅政法學院學報》,2015,第2期..
[37]張誌偉、毛瓊傑:“龍泉司法檔案整理與研究”項目概述,《浙江檔案》,2015,第5期
[38]韓德強主編:環境刑事訴訟,環境司法審判的區域理論與實踐探索,第三章第二節,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15,第82-99頁。
[39]張健:《龍泉司法變遷及其對當代中國基層刑事司法的借鑒》,《蘇州大學學報(法學版)》,2016第3期。
[40]張謇:《國家治理的演進:基層法院制度變遷與演進的邏輯——以浙江龍泉法院的構建過程為中心》,《江漢學術》第5期,2016。
[41]高:《清末龍泉司法檔案中的民間宗教訴訟》,《浙江檔案》,2016,第10期。
[42]杜·:《從“地契”到土地所有權證書——以龍泉司法檔案為中心的研究》,《中國經濟史研究》,2017第3期
[43]杜·:《在“異姓為嗣”問題上的禮法風俗——以明清浙南宗族規則的修訂為例》,《歷史研究》,2017,第3期
[44]杜·:《清末民國時期林權的取得與證明——浙江龍泉縣與建德縣的比較研究》,《近代史研究》第4期,2017。
[45]潘:南京國民政府時期的法院調解:制度與實踐——基於龍泉司法檔案的考察,《政法論壇》第4期,2017。
[46]杜·:《習俗的確認與生成:從訴訟檔案到歷史人類學》,《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第5期
[47]吳·:《近代中國基層民事傳喚制度的嬗變——以龍泉司法檔案為例》,《文史》2019,第1期。
[48]吳:雙軌制時期龍泉司法檔案館民事裁判文書的制作(1913-1929),《中國古代法律文書研究》,2019第1期。
[49]趙延昌、劉壹蒙:《清代至民國時期司法檔案整理與研究述評》,《檔案》,2019第9期。
[50]李爽:《論大型檔案文獻編纂出版的質量控制與過程管理——以國家出版基金重大項目《龍泉司法檔案選編》為例》,《中國社論》,第z1期,2020年。
[51]杜:訴訟實踐中的意義與關系網絡:社會關系網絡視角下的龍泉司法案,《民俗學研究》2020年第2期。
[52]於帥:《清代訴訟文書中的文稿考辨——以浙南訴訟文書為例》,《歷史檔案》2020年第2期。
[53]吳·:《秘密偵查:龍泉司法檔案民事訴訟研究》,《浙江社會科學》2020年第8期。
[54]趙延昌、王笑笑:《清代信訪初探》,《檔案》2020年第7期。
[55]謝超:《禮法糾葛:民初半姓繼承的交易邏輯與裁判考量》,原道,第1期,2020年。
[56]、劉《:民法物權變動理論的歷史經驗及當代啟示》,《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期,2020。
[57]吳·:《過渡與嵌入:近代民事審判記錄的嬗變——以龍泉司法檔案為中心》,《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0年第5期。
[58]林山、吳嶽振:《歷史之珠的百年穿越——龍泉司法檔案中的民國司法》,《人民司法》,2020年第30期。
[59]吳·:《傳統與現代的嵌入:龍泉司法檔案中民事訴狀敘事模式的演變(1908-1934)》歷史月刊,第12期,2020年。
[60]馮安波:論民國時期不起訴的“刑事和解”——基於龍泉司法檔案的考察(1935-1949),《法治現代化研究》,2021第1期。
第三,論文
[1]許:童養媳婚姻研究:以龍泉司法檔案為中心的考察,浙江大學碩士論文,2013。
[2]王·:《龍泉司法檔案中的超生婚訴訟研究》,浙江大學碩士論文,2013。
[3]應:民國時期地方刑事和解的實踐及其現實意義:以龍泉司法檔案為研究範本,浙江大學碩士論文,2014。
[4]劉德昭:《從龍泉司法檔案看民國時期中國刑事訴訟制度》,浙江工商大學碩士論文,2015。
[5]謝超:《民初訴訟糾紛解決模式探析——以龍泉司法檔案中的離婚訴訟糾紛為例》,杭師大碩士論文,2015。
[6]王雅雲:“新秩序”與“舊習俗”:民國時期龍泉縣過繼婚訴訟研究,華東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5。
[7]王沖:晚清“無訟”法律思想研究——以《龍泉司法檔案》為考察對象,浙江大學碩士論文,2016。
[8]於帥:《清代地方民事訴訟運作中的文書格式、中介團體與實踐——以清代中期浙南兩案為中心》,浙江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8。
[9]華傑:《民初地方司法中涉嫌犯罪的處理——以龍泉司法檔案為材料》,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碩士論文,2019。
[10]張勤勤:清末民國早期訴訟中的調查——以龍泉司法檔案為中心,浙江大學碩士論文,2021。
[11]李明月:清末民國時期林權確權的變革過程——以龍泉司法檔案為中心的研究,天津商業大學碩士論文,2021。
第四,報紙
[1]包、:民國時期龍泉地方司法檔案的發現,《光明日報》2011 4月18日第9版。
[2]包為民:《清末民國:從“祖父”到“大法官”——《龍泉檔案》見證中國基層司法百年》,《中華讀書報》,2011年65438+2月7日第5版。
[3]吳與杜:龍泉司法檔案個案研究,《中華讀書報》,2011年2月7日第5版。
[4]傅雋:中華民國龍泉司法檔案館古青瓷仿制糾紛案,中國檔案,7月11,2065438,第3版。
[5]杜·:《浙江龍泉司法檔案的學術價值》,《中國檔案》,2013 10年10月24日,第壹版002。
[6]吳高慶:《浙江龍泉民國司法檔案的法律價值和訴訟特征》,《中國檔案》,2013 10.24,第壹版002。
[7]陳明華:《訴訟文書中的虛構:民國龍泉司法檔案中“官警通融”的敘述》,《中華讀書報》,2015 14,第9版。
[8]張凱:《官治與自治:龍泉司法檔案中的校警之爭》,中華讀書報,2015年2月25日,第10頁。
[9]許,:《現代民間司法實踐的活化石》,中國檔案,2065年3月3日,438+07,004版。
[10]張文波:近年新見法律文書史料及其價值,《人民法院報》,2017年3月3日,第07頁。
[11]曾福泉:萬卷檔案還原歷史場景,浙江日報20165438+10月27日第9版。
[12]吳·:《從龍泉司法檔案看近代中國的職權主義民事訴訟規則》,《中國社會科學報》,2019,10,第23期,第4版。
[13]趙世瑜:通過生活細節還原歷史場景——龍泉司法檔案文選啟示,中華讀書報,201114年10月,第15版。
[14]傅雋:《龍泉司法檔案選編》,中國讀書報,2011165438 10月27日,第壹版010。
[15]——林:龍泉地方檔案整理出版經驗談,光明日報,2019,16,5438+04,15。
動詞 (verb的縮寫)在線文章
[1]包為民:龍泉司法檔案的發現及其史料價值,《龍泉司法檔案選序》,2018 10年10月23日,/news detail _ forward _ 2712493,2020年7月6日。
[3]付馬金,彭羚譯:《龍泉司法檔案及其價值》,2020年5月26日/newsDetail_forward_7539387?From =時間線,2020年5月29日。
[4]付馬金,彭羚譯:《民告官案的背後——民國鄉鎮現代風暴》,2020年5月26日,/newsDetail_forward_7539390?From =時間線,2020年5月29日。
[5]吳、張軍、曾:民初地方警察的角色、地位與社會沖突——馬進教授閱讀龍泉司法檔案實錄2019年9月5日,/a/338977300_744041/+0/,620年7月。
[6]顧衣華英:“丟布可恥嗎?”我帶妳穿越到中華民國受審,2020年3月3日,
/A/377411639 _ 744041 2020年7月6日。
豆瓣持續更新:/note/780197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