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事訴訟法中,民事訴訟的主體包括合法的當事人和參與人,也包括司法機關。在民事案件中,當事人有權提起訴訟,對案件的發展有壹定的推動作用。那麽,民事訴訟當事人是否有嚴格的年齡限制?根據有關部門的規定,民事訴訟對當事人的年齡沒有嚴格的限制。
民事訴訟沒有年齡限制,未成年人可以由兒童監護人代為起訴,無民事行為能力的當事人可以委托他人代理。
壹、民事訴訟法:
第五十七條無行為能力人由其監護人作為法定代理人。法定代理人推卸代理責任的,人民法院應當指定其中壹人代理訴訟。
第五十八條當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壹至二人作為訴訟代理人。
下列人員可以被委托為訴訟代理人:
(壹)律師和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
(二)當事人的近親屬或者工作人員;
(三)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和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公民。
二、適用範圍
具有訴訟權利能力的人可以是民事訴訟的當事人。訴訟權利能力是指享有訴訟權利和承擔訴訟義務的資格,能夠以自己的名義起訴和應訴。具有訴訟權利能力的人在進行訴訟時,也必須具有訴訟行為能力。訴訟能力是指獨立進行訴訟、行使訴訟權利和履行訴訟義務的能力。訴訟權利能力和訴訟行為能力壹般與民事訴訟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相適應。具有民事行為能力的人享有訴訟權利。具有民事行為能力的人具有訴訟能力。
訴訟權利能力不同於民事權利能力,訴訟行為能力不同於民事行為能力。訴訟權利能力是指作為民事訴訟主體的資格,民事權利能力是指作為民事權利主體的資格;訴訟權利能力和訴訟行為能力是訴訟當事人維護民事權利、進行訴訟活動的能力,民事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是民事主體行使權利、進行民事活動的能力;訴訟行為能力只有兩種,即民事行為能力、無行為能力和限制行為能力。限制行為能力人可以是某種民事行為,但不能是任何訴訟行為。對於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為維護其民事權益,法律賦予其訴訟主體資格,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起訴和應訴。因此,只有訴訟權利能力而無訴訟行為能力的人也可以成為民事訴訟的當事人(見自然人和訴訟代理人)。
民事訴訟當事人的自然人權利能力始於出生,止於死亡。訴訟權利能力因死亡而消滅。法人的訴訟權利能力始於其成立時,止於其被撤銷或解散時。自然人的訴訟行為能力始於成年,止於被宣告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或者死亡。法人的行為能力隨著其權利能力的開始和消失而開始和消失。非法人團體不具有法律行為能力,但法律允許其代表以其名義起訴和應訴,賦予其法律行為能力,使其成為民事訴訟的主體。
外國人在中國人民法院起訴和應訴的能力與中國公民相同。外國企業和組織有能力根據中國法律起訴和應訴(見外國人待遇)。
綜上所述,民事訴訟當事人年齡不限,沒有成年民事訴訟當事人可以代替父母行使權利。同時,在民事訴訟中,外國人和本國人在中國法院起訴的權利是相同的,不應特殊對待。當然,當妳對相關民事案件提起訴訟時,妳可以向相關專業人士尋求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