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網絡安全是指信息硬件、軟件和數據系統受到保護,免受意外或惡意原因的破壞、更改、泄露,為系統正常運行提供可靠、不間斷的服務。
信息安全是壹門涉及計算機科學、網絡技術、通信技術、密碼學、信息安全技術、應用數學、數論、信息論等多學科的綜合性學科。
從廣義上講,所有涉及網絡信息的機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實性和控制的技術和理論研究都屬於網絡安全領域。
信息安全的重要性
信息作為壹種資源,它的普遍性、共享性、增值性和可處理性超過了它的效用,對人類有著特殊的意義。信息安全的實質是保護信息資源的信息系統或信息網絡免受各種類型的威脅、幹擾和破壞,即確保信息安全。根據國際標準化組織的定義,信息安全的含義主要是指信息的完整性、可用性、保密性和可靠性。
信息安全是任何壹個國家、政府、部門、行業都必須高度關註的問題,是壹項不可忽視的國家安全戰略。但是,對於不同的部門和行業,其信息安全的要求和側重點是不同的。
中國的改革開放帶來了各方面信息量的急劇增加,要求大容量、高效率地傳輸這種信息。為了適應這種形勢,通信技術發生了前所未有的爆炸式增長。目前,除了有線通信之外,短波、電波、微波和衛星無線電通信也日益得到廣泛應用。與此同時,境外敵對勢力為了竊取我國政治、軍事、經濟、科技等領域的秘密信息,利用偵察部隊、衛星等手段,形成固定與移動、遠程與近距離、空中與地面相結合的立體偵察網絡,對我通信傳輸信息進行攔截。
從文學中了解壹個社會的內幕,早已是家常便飯。在20世紀50年代後,從社會內部了解他們的計算機社會,變得越來越容易。無論是機構還是個人,越來越多的事情都委托給計算機來完成,敏感信息是通過計算機系統之間脆弱的通信線路在傳輸,私人信息存儲在計算機中或從計算機到計算機的傳輸,電子銀行使金融賬戶可以通過通信線路獲得,執法機構從計算機了解前科犯,醫生使用計算機管理病歷,((所有這壹切,最重要的問題是不非法(未經授權)訪問(訪問)不增加阻止信息傳輸的條件。
信息傳輸的方式有很多種,本地計算機網絡、互聯網和分布式數據庫、蜂窩無線、分組交換無線、衛星視頻會議、電子郵件等傳輸技術。信息存儲、處理和交換過程中,存在秘密或被截取、竊聽、篡改和偽造的可能性。不難看出,單壹的安全措施已經難以保證通信和信息的安全,必須綜合應用安全措施,即通過技術、管理和行政手段,實現對源、信號、信息三個環節的保護,以達到保密信息安全的目的。
[編輯本段]信息安全目標
◆真實性:對信息來源進行判斷,可以鑒別偽造的信息來源。
◆保密性:確保機密信息不被竊聽,否則竊聽無法了解信息的真實含義。
◆完整性:保證數據的壹致性,防止未經授權的用戶篡改數據。
◆可用性:確保合法用戶對信息和資源的使用不會被不正當地拒絕。
◆不可否認性:建立有效的責任機制,防止用戶否認自己的行為,這在電子商務中極其重要。
◆可控性:信息的傳播和內容控制。
◆不妨回顧壹下:新興的網絡安全問題和調查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