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資租賃公司存在的問題1。對融資租賃缺乏了解,管理理念落後。
融資租賃業務在中國的發展,首先是解決國內資金短缺,從國外引進先進的技術、設備和管理。通過貿易和金融的結合,達到融資的目的。雖然融資租賃具有促進投資、融資、推廣、資產管理等諸多功能,但這些功能在實踐中並沒有得到融資租賃公司的認可。長期以來,我國金融租賃公司過於強調融資租賃的金融功能,忽視或否定融資租賃的其他功能。導致業務類型基本都是單壹的融資租賃,這也導致了將融資租賃等同於分期購買設備的誤解,企業的租賃意識淡薄,融資租賃業務本身的特殊功能和優勢沒有得到充分體現。在運營中,沒有建立以租賃企業為中心的營銷理念,只重視融資,而忽視了在租賃全過程中為承租人提供的全面、多樣化的服務。
2.規模小,資金匱乏。
雖然從數量上看,我國的融資租賃公司很多,但大多規模較小。鑒於此,《金融租賃公司管理辦法》對金融租賃公司規定了1億元的最低註冊資本要求,但目前能達到這壹標準的不到10家。由於融資租賃公司註冊資本太小,不僅很多大宗業務無法開展,而且抗風險能力差。
租賃行業是壹個需要大量長期資金投入的行業。而我國金融租賃公司融資渠道單壹,主要來自吸收少量信托和委托存款,且以短期資金為主。外商投資租賃公司的主要資金來源是中外股東的融資。兩者都缺乏長期穩定的融資來源,嚴重制約了其發展。現階段,由於我國金融租賃公司在性質上仍為非銀行金融機構,無法納入國家信貸計劃,無法獲得長期貸款補充自有資金;雖然《金融租賃公司管理辦法》規定金融租賃公司可以發行金融債券,但至今沒有出臺具體實施辦法,我國金融市場不發達,融資受到限制;向金融機構大量借貸,缺乏足夠的抵押財產;然而,通過轉租和回租進行外匯融資受到國家外匯管理局外債額度管理的極大限制。然而,外資租賃公司只能從外部籌集資金。這些使得融資租賃企業仍然融資來源不足。
3.經營範圍小,經營形式單壹。
融資租賃業於20世紀80年代引入中國。它原本只是作為引進外資的壹個渠道,但經過20多年的發展,這種狀況並沒有得到根本改變。目前國內大部分融資租賃公司主要經營簡單的融資租賃,業務範圍狹窄,產品單壹。他們主要以轉租的形式開展國際租賃業務,以引進外資和設備為主要內容。國內企業間的設備融資業務發展較少,而出口租賃業務尚處於嘗試階段,大多采用自營租賃方式,資金配置效率低、風險大,主要依靠公司自有資金開展租賃業務,進壹步加劇了資金短缺。
4.管理體制不順,運作不規範,歷史包袱沈重。
首先,我國缺乏對金融租賃公司的統壹管理,目前也沒有對金融租賃公司的統壹審批和監管部門。目前,中資融資租賃公司由中國人民銀行管理,外商投資租賃公司由外經貿部管理,地方中資非融資租賃公司由地方各級政府審批和管理。另外,外匯相關部分需要外管局審批,涉稅部分需要稅務機關審批,代扣代繳稅款需要涉外稅務機關審批。在管理方式上,我們還是沿用計劃經濟體制下的國企模式。這種多頭管理在壹定程度上影響了租賃公司的健康發展。其次,大部分融資租賃公司經營不規範,表現為:
(1)主營租賃業務不突出,小而全。相當壹部分租賃公司脫離主營業務,進入房地產投資、高息存款、證券投資等領域;
(2)沒有規範的內部管理和風險控制體系。
事先對租賃項目缺乏認真全面的評估,盲目投資現象普遍,增加了經營風險,使大量租金無法收回。有的公司租賃資產比例低,甚至無法支付到期債務。此外,大部分融資租賃公司也受到拖欠租金的拖累。中國的融資租賃業起步於計劃經濟體制時期。我國非銀行金融租賃公司的主要股本結構是國有資產。早期的融資租賃項目都是政府按照計劃經濟投資體制推薦和擔保的項目,都是高負債的新項目。所以租賃公司的部分債務是舊的投資體制下的純政策性負債,至今沒有完全解決。據初步統計,需要解決的歷史遺留的巨額租金欠款約為4億美元。此外,承租人的信用得不到保障,大量拖欠租金,導致租賃公司資金周轉困難,無法開展進壹步業務,甚至導致部分租賃公司破產或接近破產。
5.融資租賃理論研究滯後,專業人才嚴重缺乏。
長期從事融資租賃的專業人員只有2000人,專業理論工作者更是鳳毛麟角。融資租賃的商業實踐宣傳大多停留在80年代國際上對融資租賃的認識。
6.缺乏良好的外部環境
首先,對租賃行業的理解存在偏差。長期來看融資租賃?租賃貸款?很多企業根本不了解,導致中國租賃市場很小,融資租賃還沒有成為金融領域能與銀行、信托、證券、保險並駕齊驅的行業。
其次,融資租賃行業的管理法規有待完善。雖然我國早在1981就開展了融資租賃業務,但直到1996最高人民法院頒布《關於審理融資租賃合同糾紛案件若幹問題的規定》,才正式明確了融資租賃的法律關系。1999頒布的《合同法》以壹個分章的形式將融資租賃規定為掛牌合同,成為中國最早的租賃法律文件,從而改變了融資租賃無法可依的局面。隨後,《金融租賃公司管理辦法》、《外商投資租賃公司審批暫行辦法》、《企業會計準則——租賃》相繼出臺。但這些法律法規仍不具體,有待完善。
三是缺乏強有力的引導和政策支持。我國尚未成立全國性的租賃協會來加強對租賃行業發展的指導和協調,也缺乏對租賃公司應有的鼓勵和扶持政策,特別是在稅收優惠和信貸支持方面。
融資租賃公司的風險因素融資租賃的風險來源於諸多不確定因素,這些不確定因素是多方面的,相互關聯的。只有充分了解經營活動中各種風險的特點,才能全面、科學地分析風險,制定相應的對策。融資租賃的風險類型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產品市場風險
在市場環境下,無論是融資租賃、貸款還是投資,只要將資金用於購買設備或進行技術改造,首先要考慮用租賃設備生產的產品的市場風險,這就需要了解產品的銷量、市場份額和保有量,產品市場的發展趨勢,消費結構以及消費者的心態和消費能力。如果對這些因素沒有充分了解和仔細調查,可能會增加市場風險。
財務風險
由於融資租賃的金融性質,金融風險貫穿於整個經營活動。對於出租人來說,最大的風險是承租人返還租賃物的能力,直接影響租賃公司的經營和生存。因此,從項目壹開始就應密切關註歸還租賃物的風險。
貨幣支付也會有風險,尤其是國際支付。支付方式、支付日期、時間、匯款渠道、支付手段選擇不當會增加風險。
貿易風險
由於融資租賃的貿易性質,從訂單談判到試運行驗收都存在貿易風險。由於近代商品貿易發展較為完備,社會也建立了相應的制度和防範措施,如信用證支付、運輸保險、商品檢驗、商事仲裁、信用咨詢等,都對風險采取了防範和補救措施。但是,由於人們對風險的認識和理解程度不同,有些手段具有商業性質,加上企業管理經驗的缺乏,這些手段並沒有被完全采用,這使得貿易風險仍然存在。
技術風險
融資租賃的壹個優點是先於其他企業引進先進的技術和設備。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技術是否先進,先進的技術是否成熟,成熟的技術在法律上是否侵犯他人權益,都是技術風險產生的重要原因。嚴重時會因為技術問題導致設備癱瘓。其他還有經濟環境風險,不可抗力等等。
金融租賃公司發展過程的起源
現代融資租賃產生於二戰後的美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工業化生產過剩。為了推廣自己的設備,廠商開始向用戶提供金融服務,即以分期付款、寄售、賒銷的方式銷售自己的設備。因為所有權和使用權同時轉讓,資金回收風險比較大。於是有人開始借用傳統的租賃方式,將出售物品的所有權保留在賣方,買方只享有使用權,所有權以象征性的價格轉讓給買方,直到出租方融資的資金全部被租金收回。這種方式叫做。融資租賃?1952年,美國成立全球第壹家融資租賃公司?美國租賃公司(現更名為美國國際租賃公司)開創了現代租賃。
中國歷史
中國現代租賃業始於20世紀80年代的改革開放。為解決資金短缺和從國外引進先進技術、設備和管理的需求,在榮毅仁先生的倡議下,從日本引進了融資租賃的理念,由中國國際信托投資公司作為主要股東,中外合資的東方租賃有限公司和國內金融機構中國租賃有限公司作為主體成立,開展融資租賃業務,通過這種方式從國外引進先進的生產設備進行經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