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如何科學理解我國金融法的基本原則

如何科學理解我國金融法的基本原則

金融法基本原則作為指導金融活動的基本準則,是建立金融法律制度的基礎,不僅可以彌補金融立法的不足,而且對金融執法和金融司法活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金融法的基本原則必須高度概括、簡明扼要、易於記憶,既體現金融法的功能和宗旨,又符合當代金融業的發展規律和要求。本文擬從四個方面分析我國現行金融法的基本精神。

首先,保持貨幣政策的原則性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在調節國民經濟總量控制和經濟結構優化方面發揮著靈敏有效的作用。國家通過金融手段,借助貨幣市場、資本市場和外匯市場,通過控制信貸貨幣供給,間接控制社會總需求,從而實現國家宏觀調控的總體目標。因此,建立和完善以中央銀行為中心的金融宏觀調控體系十分重要。在整個金融宏觀調控體系中,貨幣政策的制定和實施是中央銀行完成任務、實現調控職能的核心。貨幣政策不是針對單個銀行或某個經濟部門的具體經濟政策,而是總量調節和結構調節相結合,以總量調節為主要的經濟政策,涉及國民經濟運行中的貨幣供應量、信貸、利率、匯率、金融市場等諸多宏觀經濟指標,並通過對這些指標的調控影響社會總需求和總供給。自20世紀30年代以來,貨幣政策成為各國中央銀行調控宏觀經濟的重要手段,開始在社會經濟中發揮“剎車”作用,並與其他起推動作用的宏觀經濟政策相互制約,從而保證經濟持續、穩定、協調發展,為國民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貨幣政策的本質是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貨幣穩定的關系,使國民經濟的相關指標通過貨幣機制的調節服從和服務於國家經濟政策,成為國家經濟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貨幣政策在國家金融宏觀調控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內容相當豐富。根據其運行機制,壹般分為貨幣政策目標、貨幣政策工具、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和貨幣政策效果。為了保證貨幣的合理發行,保持人民幣幣值的基本穩定,必須從貨幣市場、資本市場、外匯市場等金融市場入手,使各種金融業務活動和金融監管活動朝著穩定貨幣、促進經濟增長的目標發展。

因此,金融法應當將維護貨幣政策確立為其基本原則之壹。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區分貨幣政策和宏觀調控這兩個概念,進壹步明確兩者之間的關系,以保證政府能夠有效轉變管理經濟的職能,建立以間接手段為主的宏觀調控體系。堅持這個原則,必須堅持穩定貨幣,抑制通貨膨脹,優化結構,發展經濟。通過制定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使國民經濟的發展符合客觀經濟規律的基本要求,使貨幣政策在金融規律的保護下積極有效地實施於各項金融活動中,從而實現國家社會經濟規劃目標。

二、安全流動效益原則

以商業銀行為例,我國《商業銀行法》第四條第壹款規定,“商業銀行應當自主經營、自擔風險、自負盈虧、自律,以安全性、流動性和效益性為經營原則。”從立法規定和立法精神來看,商業銀行的經營目的是維護銀行資金的安全性、流動性和效率。銀行資金的安全和效率不僅是銀行的立身之本,也是存款人和貸款人的利益所在。需要註意的是,除商業銀行外,證券公司、保險公司、信托投資公司、財務公司等其他金融機構也將資金(或金融資產)的安全、流動和效率作為其業務經營的根本目的,這在貨幣、有價證券、金融衍生品等金融資產的經營和金融服務的市場化中均可得到證明。如證券上市制度,其目的是賦予證券更大的流動性。從這壹目的的含義來看,安全性強調金融機構旨在追求業務經營的長期穩定,避免風險損失;效率凸顯了金融機構也應該追求盈利性和經濟效益的企業性質。盈利是所有企業的首要目的,當然也是最終目的。流動性側重於資金或金融資產的周轉速度和頻率,這顯然與安全和效率不無關系。實際上,安全性、流動性和效率是同構成壹個矛盾的統壹體,它們不僅不會相互沖突,而且還會相互協調統壹,形成有效的平衡。流動性既保證安全,又以效率為物質基礎,而效率是建立在安全和流動性的基礎上的。簡而言之,流動性是金融資產在市場中尋找市場、尋求最有效利用機會的現實要求。可以說,流通是金融市場的使命,流動性是金融市場的本質。金融資產的流動性是連接其安全性和效率的紐帶,是實現其安全性和效率的手段和工具。金融法律制度的設計必須以保障市場流動性為前提和目標,最終實現金融市場的融資價值。《金融法》通過規定具體的資產負債比例管理制度、利率制度、匯率制度、存貸款制度、結算制度和保證金制度,充分保障金融資產的安全性、流動性和效率的平衡和實現。

因此,金融資產的安全性、流動性和效率性也應確立為金融法的壹項基本原則,強調資金和其他金融資產使用的安全性、流動性和效率性。在尊重市場機制的前提下,從社會整體利益出發,這是防範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和化解金融危機,保持金融業穩健發展的內在要求。這也是在當前競爭加劇、投機上升、市場波動和放松管制的情況下克服金融業脆弱性的根本解決辦法。堅持這壹原則,即在保證金融資產安全的前提下,提高金融資產的周轉速度,增強金融資產的使用效率,使各金融機構在金融活動中認真貫徹這壹原則,嚴格執行各項管理制度和監督檢查制度,促進金融業健康發展。第三,利益平衡優化原則

在金融法律關系中,不同利益的存在是客觀存在的,簡單盲目地強調保護投資者利益或客戶利益都會有失偏頗。筆者認為,平衡和協調各方利益的理念應當在金融法中得到體現,利益平衡最優化應當被確立為金融法的基本原則之壹。金融市場的發展離不開個人、工商企業等投資者的積極參與,離不開銀行、證券公司等金融機構的精心經營,離不開國家和社會的支持與協調。投資者的利益固然重要,但保護投資者的利益不能以犧牲金融機構為代價。同樣,保護金融機構的利益也不能以犧牲社會整體利益為代價。比如,建立證券法律制度的初衷是為了克服證券市場的欺詐、誤導、過度投機和市場操縱行為,保護投資者利益是題中應有之義。但是,證券法律制度的最終目的除了保護投資者的利益之外,還在於保障證券市場的平穩運行和證券的順利流通,這與上市公司、證券公司等證券市場主體的利益和國家的利益有著同等重要的關系。當國家通過公權力的幹預對證券市場進行幹預時,顯然不能因為過分強調投資者的利益和安全而犧牲上市公司的利益,削弱證券市場上市證券的流動性,否則就會阻礙證券市場的發展。金融市場中投資者和籌資者的利益是相互沖突的。作為投資者,總想讓自己的投資在安全的條件下獲得盡可能高的回報,但實際上兩者不可兼得,高回報總是伴隨著高風險;另壹方面,作為籌資者,他們總是希望在順利籌資的同時,盡可能地降低融資成本,同時盡可能地將融資風險轉嫁給投資者。金融市場供求雙方在資金流通中的利益矛盾是客觀存在的,能夠協調這種利益矛盾的金融市場是有效的。金融法應發揮“調解者”的作用,為雙方設定合理的私人權益分配,補充雙方的意誌表達,明確雙方的權利義務,以降低雙方談判協商的交易成本,或降低法律救濟的成本,通過快速解決投資糾紛,恢復正常的資金循環。

在金融法中,平衡和優化各方利益很簡單,但在實踐中並不那麽容易做到。均衡優化並不否認對投資者利益的保護,但是,保護投資者利益不能代替利益均衡優化。實際上,利益平衡最優化原則只是壹種價值的體現,旨在消除個人追求私利的弊端,這是由金融法本身的社會性和公私交融性決定的。在我國金融法中,商業銀行接管制度、信息披露制度、證券交易禁止制度、內幕交易制度等都是這壹原則的具體體現。該原則作為壹項金融法律規範,在大多數情況下可能不會直接適用於具體的金融法律關系或金融執法,而是作為金融管理、金融執法和司法活動所遵循的壹項根本理念或宏觀標準。它要求有關機關在履行職責時仔細權衡利弊,而不是機械地理解法律,做出違背實質正義和社會利益的決定或判決。

第四,有效監督原則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貨幣化程度和對外依存度的不斷提高,國際服務貿易和國際金融市場的波動對國內經濟和金融業的影響越來越大。中國金融業在發揮資金動員和分配作用的同時,也將經濟運行中的諸多矛盾和風險集中於自身。在這種情況下,強調在金融法中確立有效監管原則具有重要意義。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金融體系發生了巨大變化,金融機構多元化、跨業、競爭的格局初步形成。從1998開始,我國逐步建立了分業經營、分業監管的金融體制,使中央三大金融監管部門(即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各司其職、協同工作,集中專門人員,提高監管效率和監管水平,使中央銀行的金融監管職能更加有效。但目前我國金融監管模式還比較單壹,監管手段以直接監管和外部監管為主,科技水平較低,無法實現實時監控,導致監管效率低下,直接影響監管效果。從現實來看,隨著金融市場的全球化,金融業的綜合經營將成為不可阻擋的趨勢。它以先進的信息和通信技術為基礎,要求建立嚴密的金融風險防範和監控體系。有效監管原則強調政府不是萬能的,政府監管的作用不能代替市場機制的作用。特別是在由分業經營向綜合經營轉變的過程中,需要從傳統的政府監管轉向鼓勵被監管金融機構主動承擔更多責任,建立與激勵相適應的金融監管體系,倡導政府統壹監管與行業自律、金融機構內部控制、審計監督和社會監督的有機統壹。如何充分發揮金融機構的自律功能,如何進壹步加強社會監管,如何擴大其發揮作用的範圍和途徑,從而協助政府監管實現監管目標,將是未來金融監管立法和監管體制改革的重點。在金融法中確立有效監管原則的核心是通過法律的明確授權為金融監管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堅決杜絕監管過程中的隨意性,確保金融監管的客觀性、程序性和公正性,使金融監管法制化、規範化。

因此,應適當調整和縮小政府監管範圍,采用國際通行的綜合監管方法和手段,建立和完善金融機構非現場和現場檢查制度,建立和完善金融機構內部控制綜合指標評價體系,從合規監管向合規監管和風險監管並重轉變,建立和完善金融風險預警體系、市場化風險化解機制和風險損失補償機制,註重發揮行業自律、審計監督和社會監督的作用。實現與國際慣例的充分接軌,有利於充分發揮政府的監管作用,有效督促金融機構按照安全性、流動性、效率性的原則開展業務活動,從而維護我國金融安全,實現金融業的高效運行和公平競爭。

  • 上一篇:在這個世界上,威利。
  • 下一篇:當今十大高薪職業有哪些?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