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十八屆四中全會為依法治國規劃了什麽路線圖?

十八屆四中全會為依法治國規劃了什麽路線圖?

在十八屆三中全會的基礎上,四中全會明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和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具體來說,就是在中國* * *產黨的領導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形成完備的法律規範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形成健全的黨內法規體系,實現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在總目標下,全會明確,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加大憲法實施力度。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加快建設法治政府;確保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強化全民法治觀念,推進法治社會建設;加強法治工作隊伍建設;加強和改善黨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領導等六大任務。為推動上述任務的實現,全會對以下工作進行了總體部署:

堅持立法先行,發揮立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

法律是治國的重器,良法是善治的前提。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必須抓住提高立法質量這個關鍵。全會重申了民主立法和科學立法的原則。要求每壹項立法都符合憲法精神,反映人民的意誌,得到人民的支持。要把公正、公平、公開的原則貫穿立法全過程,拓寬公民有序參與立法的渠道。加強重點領域立法,加快完善體現權利公平、機會公平和規則公平的法律體系,保障公民的人身權、財產權、基本政治權利和其他權利不受侵犯,保障公民的經濟、文化和社會權利得到落實。為充分發揮NPC的民主立法職能,解決行政和部門立法權問題,全會提出完善以擁有立法權的NPC為主導的立法工作體制機制。全會根據地方立法發展的實際需要,擴大了地方立法權的主體範圍,依法賦予設區的市地方立法權。

加快建設法治政府

各級政府嚴格執法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關鍵。全會提出,法律的生命力在於實施,法律的權威也在於實施。各級政府必須堅持依法治國,加快建設職能科學、權責法定、執法嚴格、公開公正、廉潔高效、守法誠信的法治政府。要推進政府機構、職能、權限、程序、責任法制化,推行政府權力清單制度。完善政府依法決策機制,實行重大行政決策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和集體討論決定法定程序,建立行政機關內部重大決策合法性審查機制,建立重大決策終身問責制度和責任追究機制。

以司法公正引領社會公正

司法公正是社會公正的最後壹道防線。全會指出,司法公正對社會公正具有重要引領作用。因此,必須完善司法管理體制和司法權力運行機制,規範司法行為,加強對司法活動的監督。全會公報關於司法體制改革的第壹個亮點是,建立領導幹部幹預司法活動、辦理具體案件的記錄、報告和責任追究制度;亮點之二是推進司法權和行政權分離的體制改革試點。最高人民法院設立巡回法庭,探索跨行政區劃設立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第三個亮點是實行辦案終身責任制和錯案責任追究制,建立健全司法人員履行法定職責的保障機制;第四個亮點是優化審判權配置,探索建立檢察機關公益訴訟制度。上述改革措施將對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司法起到立竿見影的積極推動作用。

推動全社會樹立法治意識。

公民是法律關系的主體,也是執法和司法活動的參與者,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基本力量。從這個意義上說,可以說社會成員的法治意識直接決定了法治建設的成敗。全會提出,人民權益要靠法律保護,法律權威要靠人民維護。要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增強全社會實施法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形成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社會氛圍,讓全體人民成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擁護者、自覺追隨者和堅定捍衛者。全會公報首次提出,將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和精神文明創建工作。

建設壹支高素質的專業化法治隊伍

法治專業化隊伍是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實際操作者和實踐者,肩上扛著正義的天平,手中握著正義的利劍。法治隊伍的公正、誠信和道德是法治公信力的必然要求。全會指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必須大力提高法治隊伍的思想政治素質、業務工作能力和職業道德水平,加強立法隊伍、行政執法隊伍和司法隊伍建設,推進法治隊伍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全會公報提出,完善法律職業準入制度,建立從符合條件的律師、法學專家中招聘立法者、法官、檢察官制度,健全規範便捷的政法畢業生人才招聘機制,完善法律職業保障制度。

  • 上一篇:什麽是民事行政司法賠償?
  • 下一篇:受害人是否應該獲得民事賠償,前提應該是什麽?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