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宗教必須在憲法、法律和政策的範圍內活動。公民在行使宗教信仰自由權利的同時,有義務遵守憲法和法律。任何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不得損害宗教界的合法權益,不得幹涉正常的宗教活動: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破壞社會秩序和公民健康,更不得利用宗教領導反對黨和社會主義制度,破壞國家統壹和民族團結。
(3)所有宗教都是平等的。中國的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無論信徒人數多少、影響大小,法律面前壹律平等,不存在占主導地位的宗教。政府壹視同仁地對待這些宗教。
(四)宗教不幹涉國家管理、司法、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不幹涉婚姻、計劃生育等。國家權力也不能被用來促進或禁止壹種宗教。
(5)國家在憲法、法律和政策範圍內保護壹切正常的宗教活動。宗教組織獨立自主地處理自己的教育事務,並根據需要設立宗教學院,印刷發行宗教經典,出版宗教出版物,舉辦各種社會福利服務。經登記的宗教活動場所和信教群眾按照宗教習慣在自己家裏進行的正常宗教活動受國家法律保護,任何人不得幹涉。國家保護宗教團體的合法權益,保護宗教教職人員履行正常教育事務的權利。
(6)無神論和有神論的相互尊重。任何人都不應該去宗教活動宣傳無神論,或者在信教的人中間爭論有沒有上帝;未經政府主管部門批準,任何宗教組織和信教群眾不得傳教、布道、宣傳有神論,不得散發宗教傳單和出版其他宗教書刊。
(7)宗教團體和宗教事務不受外國勢力支配。中國的宗教事務由中國人自己管理,不受外來幹涉和控制,這已成為中國各宗教遵循的原則。中國的宗教團體在獨立自主自辦的原則下實行自治、自養、自敘傳。獨立自主自辦的原則並不排斥在相互尊重、平等友好的基礎上與世界各國的宗教組織或宗教人士進行交流。基於宗教感情的外援和捐贈,只要不附加幹涉中國內政包括宗教事務的條件,宗教組織是可以接受的。
我國憲法對宗教信仰自由有哪些規定?
中國人民和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不得強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視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國家保護正常的宗教活動。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從事破壞社會秩序、損害公民健康、幹擾國家教育制度的活動。宗教團體和宗教事務不受外國勢力支配。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三十四條
中國人民和年滿18周歲的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況、居住期限,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依照法律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除外。
第三十六條
中國人民和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不得強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視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國家保護正常的宗教活動。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從事破壞社會秩序、損害公民健康、幹擾國家教育制度的活動。宗教團體和宗教事務不受外國勢力支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