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援助 - 退壹賠十的法律依據。

退壹賠十的法律依據。

法律主觀性:

法律沒有規定退壹賠壹,而是退壹賠三。根據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賠償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額外賠償金額不足500元的,為500元。《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額外賠償金額不足500元的,為500元。法律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經營者明知是消費者而提供商品或者服務,造成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嚴重損害的,受害人有權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條、第五十壹條等法律法規的規定,要求經營者賠償,並有權要求獲得兩倍以下的懲罰性賠償。

法律客觀性:

根據《消法》第16條第二款“經營者與消費者有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履行義務,但雙方的約定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關於處理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的若幹規定》第1條明確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應當按照法律法規的規定、與消費者的約定或者向消費者作出的承諾履行義務。經營者與消費者有約定或者經營者向消費者作出承諾的,約定或者承諾的內容有利於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且嚴於法律法規強制性規定的,應當按照約定或者承諾履行;協議或者承諾的內容不利於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不符合法律法規強制性規定的,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履行。”由此可見,只有在經營者明確承諾的前提下,消費者的權益受到損害時,才可以按照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10倍要求賠償。基於以上可以看出,如果商家不承諾假壹賠十,消費者就無權索賠10次。消費者在行使權利時,應嚴格遵守法律法規,切實維護自身權益。違約損害賠償是壹種補償性救濟,而不是懲罰性救濟。《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的雙倍賠償是違約救濟的例外,是相對嚴格的違約救濟。雙倍賠償,意味著受害人在自己的損失得到充分賠償後,再獲得相當於原損失兩倍的利益。因為這種做法也有鼓勵人們追求不正當利益的弊端。因此,大陸法系國家普遍反對建立懲罰性賠償制度。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的懲罰性賠償應視為嚴格的違約救濟,是違約救濟制度的例外。總的來說,我國法律中的懲罰性賠償是對壹般違約責任的補充規定,並不像很多人說的那樣是對不違約的消費者的最低限度保護,懲罰性賠償的適用應既謹慎又適度。更不要說適用所謂的“十倍賠償”(雖然是協議)。

  • 上一篇:潼關肉夾饃的商標被註冊,上百家小吃店被起訴。妳怎麽想呢?
  • 下一篇:網上發布虛假信息的備案標準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