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法律界定

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法律界定

法律主觀性:

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以下簡稱《勞動法》)第十六條第壹款規定,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義務的協議。2.用人單位應當及時安排被錄用的勞動者工作,根據勞動者提供勞動的數量和質量支付勞動報酬,並根據勞動法律法規和勞動合同的規定提供必要的工作條件,保障勞動者享受勞動保護、社會保險、福利等權益。

法律客觀性:

法律變更。法定變更是指當出現法律規定的原因時,壹方可以依法提出變更勞動合同,雙方協商後可以變更相應的條款。比如《勞動法》第二十六條第三項規定,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的,雙方應當協商變更合同。《關於實施勞動法若幹問題的意見》第三十七條規定,用人單位分立、合並後,分立、合並的用人單位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按照平等自願、協商壹致的原則,與原用人單位的職工變更、解除或者重新簽訂勞動合同。本案重新簽訂勞動合同,視為變更原勞動合同。用人單位發生分立、合並的,可以按照上述規定變更合同。需要指出的是,在法定變更的情況下,壹方可以提出變更勞動合同,但變更的內容仍需雙方協商壹致。《勞動法》第20條規定,勞動合同的期限分為固定期限、無固定期限和以完成壹定工作為期限。同時還規定,勞動者在同壹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十年以上,雙方同意延長勞動合同的,勞動者提出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原勞動合同期限為固定期限的,在合同履行期間,勞動者有條件與用人單位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並提出將原合同變更為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勞動者能夠與用人單位就變更達成壹致意見的,可以變更勞動合同。但如果用人單位不同意變更勞動合同,且原合同到期不同意續簽,雙方只能解除勞動關系,不能變更原勞動合同。但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幹問題的解釋》第16條第二款規定,“根據《勞動法》第二十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與勞動者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而未簽訂的,人民法院可以認為雙方之間存在無固定期限勞動關系, 並以原勞動合同確定雙方的權利義務”,原勞動合同期滿後,用人單位同意與勞動者續訂勞動合同,但對符合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條件的勞動者簽訂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勞動者有權在續訂合同履行期間要求將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變更為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變更勞動合同應註意以下幾點:(1)變更勞動合同必須在勞動合同有效期內進行。(二)必須遵循勞動法規定的平等自願、協商壹致的原則,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變更原則。(三)必須遵循法定程序,首先由壹方依法向另壹方提出變更勞動合同,並說明變更原因和變更條款,要求另壹方限期答復;然後對方會在期限內給予答復,表示同意或者不同意變更,或者建議協商解決;最後,雙方經過充分協商達成壹致後,由雙方簽字蓋章形成書面協議,變更協議生效。(4)用人單位根據工作需要調整勞動者崗位時,應當與勞動者協商變更勞動合同的相關內容。(五)勞動合同變更後,原條款不再具有法律效力,但原勞動合同的其他條款仍然有效。這裏特別要提出壹個問題,就是在勞動合同有效期內,勞動者是否可以依法要求用人單位將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變更為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 上一篇:法國留學視角下的美食與餐飲
  • 下一篇:法人股詳細資料大全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