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不限於成長,堅持不是停頓。可持續要靠發展,發展才能持續。可持續發展的環境意識認為,我們應該在發展經濟的同時,采用新的方式實現環境保護,實現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壹。環境意識的培養目標不僅要以人為本,而且要在“人-自然”系統的層面上。目標不僅是人類的利益,也是人類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所以在這裏,我們不僅承認自然對人類的外在價值,也承認自然本身的價值,即它對地球生命或生命支持系統的可持續生存的價值。這是自然的內在價值。人類的可持續和地球生命系統的可持續必須實現三個相互關聯的可持續:生態可持續、經濟可持續和社會可持續。人類活動不能超過生態系統的容量,不能破壞支持地球生命的自然系統。壹旦發展破壞了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發展本身的意義也就不復存在了。
(B)人均和國民意識。
中國是壹個發展中大國,人口多,經濟落後是基本國情。中國是壹個資源豐富的國家,環境資源種類繁多。然而,中國的人均環境資源相當低,不僅低於發達國家和壹些發展中國家,甚至低於世界平均水平,因此是壹個資源“少”的國家。在環境資源開發利用和經濟社會發展方向上,要牢固樹立人均意識和國情意識。要培養全民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讓節約為榮、浪費為恥的道德風尚在廣大中小學生心中紮根。
(3)全球意識。
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是壹個由自然、社會、經濟、文化等因素構成的復雜系統,全人類是壹個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整體。全世界人民在開發利用自己的自然資源的同時,有義務不使自己的活動損害其他地區的人類和環境。因此,環境意識的培養不僅要關註小規模的環境汙染,如空氣汙染、水汙染、土壤和生物汙染、噪音汙染等。在某些地區和國家的城市、河流、湖泊、近海和農田,還要註意大規模的全球性環境問題,如全球變暖、臭氧層破壞、酸雨、生物多樣性喪失和危險廢物的全球轉移。既要關註日常生活中“自我”層面和短期影響的環境問題,也要關註“自我”層面和長期影響的問題,關註全球經濟社會發展,關註子孫後代,關註全人類的未來發展。
(4)環境資源意識。
傳統的社會生活並不認為環境是壹種資源,因為在那個時代,環境質量和自然資源被認為是無限的、取之不盡的;它毫無價值,可以免費使用;它是無主的,誰取誰有,所以認為環境質量和自然資源的利用是大自然的恩賜,不用擔心枯竭。環保意識的出現,要求改變這種對待環境資源的態度。它強調環境資源是有限的,必須保護和珍惜。它是有價值的,必須有償使用;它是國有的,屬於國家財產。因此,要求在社會物質生產中,通過資源的分層利用和循環利用,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將資源轉化為產品,減少排放;在社會生活中,摒棄過度消費和鋪張浪費,追求簡樸生活,過上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綠色消費”生活。
(5)環境科技和經濟意識。
人類應當依靠科技進步,節約能源,減少廢物排放,文明消費,建立經濟、社會、資源、環境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新模式。要強調科技發展的“生態化”,強調整體思維,把人類、社會、自然作為壹個有機整體來對待。不斷提高科技成果的應用,使整個科技朝著生態保護的方向發展。采用綠色技術進行清潔生產,通過提高資源利用率減少廢物排放,可以達到提高經濟效益和保護環境的雙重目的。這種經濟不同於傳統的浪費型經濟,是節約型經濟。
(6)環境法律意識。
使學生明白每個公民、法人和組織都有利用環境的權利,但也必須履行保護環境的義務;嚴重汙染和破壞環境是違法的,應承擔法律責任;公民有權檢舉和控告汙染和破壞環境的違法行為,受到損失的人有權要求賠償損失。
(7)人口意識。
人既是生產者,也是消費者。因此,環境意識要求在人口政策中實行計劃生育,同時把人口增長與教育結合起來,通過發展教育來提高人口素質。既控制了人口,又提高了人口素質。這是解決人口問題的根本途徑。
(8)環境道德意識。
環境道德作為人類可持續生活的道德,是壹種新的世界道德。它認為道德不僅應該強調人類,而且應該強調生命和自然。它把道德對象的範圍從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擴大到人與自然的生態關系,從對自然的價值和權利的確認中制定和實施新的道德原則。這壹道德原則不僅著眼於人類的利益,而且著眼於人類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地球自然有它的內在價值。地球不是人類的財產,而是壹個有機的同構體,是生命的單位。地球不屬於我們,相反,我們人類屬於地球。我們人類和其他生物都在同壹個家園。因此,環境道德問題不僅涉及前人、當代人和後代,還涉及其他生物和自然。這是人類環境價值觀的壹次深刻變革。
(9)環保參與意識。
環境教育是壹種“做中學”的教育,通過學生的親身經歷來培養他們對環境的認識、理解和各種技能是非常必要的。環保是全民事業,涉及到每個人的切身利益,需要每個人的積極參與。學生的自覺參與是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條件。中小學生在提高環境意識的基礎上,必然會有保護、改善和建設環境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因此,有必要提高學生參與環境保護工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要求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時時刻刻自覺參與環境保護的各種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