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氣鋼瓶在使用過程中必須定期到勞動部門批準的鋼瓶檢驗站進行檢驗和維護。但真正能履行規定的只有少數國有加氣公司,大部分個體加氣站(點)都不按規定辦事。
鋼瓶送檢數量少的原因不僅僅是個別充裝站(點)只為利益而忽視用戶安全,還有相當壹部分原因來自用戶自身。主要表現在:壹是氣瓶不存在開戶問題。大部分打氣筒都是貪圖方便而忽視安全問題的用戶。這些用戶有些是本地居民,有些是外國人。他們中的壹些人對鋼瓶需要定期檢驗的常識壹無所知。二是惡劣環境導致鋼瓶使用壽命縮短。在工地農民工工棚、大排檔等潮濕區域,容易造成鋼瓶生銹、剝落,導致鋼瓶壁厚減小。第三,有些用戶明明知道該檢測了,卻因為送檢麻煩而放棄檢測。
這些問題的存在,導致大量不合格或過期的氣瓶流入千家萬戶,給廣大市民的家中埋下了“不定時炸彈”,成為城市的壹大安全隱患。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
第六條對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使用、經營、運輸實施安全監督管理的有關部門(以下簡稱危險化學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按照下列規定履行職責:
(壹)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負責危險化學品安全監督管理的全面工作,組織確定、公布和調整危險化學品目錄,對新建、改建、擴建生產、儲存危險化學品(含使用長輸管道輸送危險化學品,下同)的建設項目進行安全條件審查,頒發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許可證、危險化學品安全使用許可證和危險化學品經營許可證,負責危險化學品登記。
(二)公安機關負責危險化學品的公共安全管理,核發劇毒化學品購買許可證和劇毒化學品道路運輸通行證,負責運輸危險化學品車輛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三)質量監督檢驗檢疫部門負責發放生產危險化學品及其包裝物、容器(儲存危險化學品的大型固定儲罐除外,下同)企業的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依法監督其產品質量,檢驗危險化學品及其包裝物的進出口。
(四)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負責廢棄危險化學品處置的監督管理,組織危險化學品的環境危害識別和環境風險程度評估,確定實行重點環境管理的危險化學品,負責危險化學品和新化學品的環境管理登記;按照職責分工調查與危險化學品有關的環境汙染事故和生態破壞事件,負責危險化學品事故現場的應急環境監測。(五)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負責危險化學品道路運輸、水路運輸許可和運輸工具安全管理,監督危險化學品水路運輸安全,確定危險化學品道路運輸企業、水路運輸企業駕駛員、船員、裝卸管理人員、押運人員、申報人員和集裝箱裝箱現場檢查人員的資格。鐵路監管部門負責危險化學品鐵路運輸及其運輸工具的安全管理。民航主管部門負責危險化學品的航空運輸和航空運輸企業及其運輸工具的安全管理。
(六)衛生主管部門負責危險化學品毒性鑒定管理工作,負責組織協調危險化學品事故受傷人員的醫療衛生救援工作。
(七)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據有關部門的許可,為生產、儲存、經營、運輸危險化學品的企業發放營業執照,查處危險化學品經營企業非法采購危險化學品的行為。(八)郵政管理部門負責依法查處危險化學品寄遞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