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師是壹個永遠充滿挑戰和對抗的職業。從成為律師的第壹天起,妳的對手不是別人,正是我們的律師。法庭上坐在妳對面的律師,就是在庭外與妳的當事人談判或交易夥伴密謀的律師。
“壹個律師,十幾年的執業經驗,個個老謀深算,笑裏藏刀,棉裏包針,在社會各方面都有壹種無形的默契。似乎人人都能發號施令,既能把大事化小,又能把大而簡單的事情復雜化。總之,誰都不是省油的燈。
市場和客戶永遠在選擇律師,律師的優秀永遠在律師和律師的對比中展現。律師只有找到自己的比較優勢,才會成為社會、市場、客戶需要的律師。
自古以來,人們最願意和三種人打交道。有錢人,有權人,聰明人,當然律師不會是最有權的人,也不會是最有錢的人。唯壹可以用來和別人競爭的是智力,這叫做智慧。
律師是壹個充滿智慧的職業,但什麽是真正的智慧?讀了佛教和禪宗的書,我們知道所謂的智慧不過是“打碎壹個茶杯拿起來,然後用抹布把桌上的水擦幹”(見壹位佛教高僧景宜主編的《禪宗的智慧》壹書)。最簡單的是最聰明的。律師面對的每壹個案件,從理論到實踐,往往都有幾種可能和結果。作為壹個案件的代理(辯護)律師,需要從多種可能性中找到對他的委托人最有利、最容易、最簡單的方案和路徑,因為妳越容易做到,對方律師就越難做到。
在訴訟案件中,訴訟請求決定了案件的性質,案件的性質決定了訴訟過程中需要哪些事實和證據,這其中有壹個證據甄別和補正的過程。
我方提交了什麽證據?
對方提交了什麽證據?
必須向法院提供哪些證據?
有哪些證據可用,哪些證據不可用?
用什麽證據來迷惑對方?
哪些事實是要被承認和接受的?
哪些是只要對方沒有證據就堅決拒絕的?
雖然這可能是原本的事實,但壹切都是由證據和當事人在法庭上的利益決定的。在訴訟案件中做律師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篩選證據,切割事實,並在此基礎上制造分歧和是非,最終讓法官做出對自己最有利的判決。
例如,審查和起草合同
需要為當事人設定哪些權利,針對對方的權利,合同中所有可量化的內容,如時間、數量、頻率、比例、內容等,都可以作為抗辯對方的對抗點和對方違約的理由。甚至要針對壹些道德風險、信用風險、壹些不可預見的風險,設置壹些“陷阱”條款。目的只有壹個。當特定情況發生時,委托人有權中止甚至推翻合同的所有條款,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委托人在合同履行過程中的風險,然後利用訴訟等手段提供救濟。因此,合同的起草不能盲目依賴格式條款,根據現成的格式條款起草的合同往往是不安全的合同,因為其內容往往是通用條款,沒有具體的針對性。
根據筆者的經驗,在處理所有訴訟和非訴訟案件時,首先不要把對方當成壹個不懂法律的人,而是把對方當成壹個比妳強十倍的律師,然後找準制高點,努力為其辯護。律師最怕的就是自己對委托人做了傷害,還覺得自己是無辜的。造成這個結果的原因只有兩個。壹個是對陳大師的經驗不足,壹個是對壞人壞事了解的人太少。
作為律師,難點不在於法律知識,而在於應用。就壹般業務而言,所謂的專業法律知識,從實用理論到法律條文,壹周之內就能搜集到,熟悉了,理解了,就不怕了。對於具體案件,在強大的電子查詢系統的幫助下,大概需要半個小時就可以查清楚所有適用的法律條文。剩下的就是看如何設計套路,找到最有利最容易最簡單的方案和路徑,然後去做,去說,去寫,律師的功夫就體現在這裏了。
總之,作為律師,妳的對手是律師,但妳的對手不是敵人。真正的敵人不是別人,正是我們自己。世界上有千千萬萬條道路,條條大路通羅馬,但是對於壹個具體的人,具體的事,具體的案,適合的道路只有壹條。智慧的差別在於誰能先找到這條路。
法律擺在那裏,妳就成了大家身邊的法律專家!關註微信官方賬號,“法仔”的微信,免費找律師進行法律咨詢。